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红楼之平阳赋> 第1143章 四个字的解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3章 四个字的解释(1 / 2)

第1143章四个字的解释

宫外,

午门前,

一群人拖著疲惫的脚步,到了午门边上,张瑾瑜倒是没感觉疲惫,可是顾阁老毕竟年迈,出了宫门以后,就要登上来接自己的马车,准备回府,

谁知,

刚到了马车前,就被张瑾瑜拦下,

“阁老,这么著急做什么,明日虽然需要开堂再审,但有司礼监的人去审,不必著急,再者,这四个字,乃是何意。”

扬了扬手上的纸张,看著孟歷和冯永文,二人也是一头雾水,只有大公子李潮生,和刑部侍郎常佐,站在那一动不动。

也不知是不是洛云侯拽的急了,顾阁老一甩衣袖,

“侯爷,有些事,需要自己体会深意,若是他人代劳,多有不妥,这四个字,就是字面的意思,侯爷,莫要著急。”

没等张瑾瑜再多言,顾阁老已经登上马车,缓缓离去,紧接著,就是大公子李潮生和常佐一同拱手;

“侯爷,我等还有要事要处理,这就告辞了,至於字面上的所写,顾阁老所言是字面上的意思,为兄觉得,未必不是道家真言。”

略微一拱手,就乘车离去,留下张瑾瑜三人,站在那大眼瞪小眼,再看天色,確实稍晚一些,张瑾瑜招了招手,宽大的马车就在身后,

“二位大人,暂且一同而行,如何。”

“听侯爷的。”

二人尽皆点头,一同登上马车,朝东而去。

再过青湖西南角的时候,前头大公子马车,往南而行,车內,刑部侍郎常佐,收拢衣袖,在车壁上写著明月清风四个字,

“大公子,刚刚你所言,这四个字是道家真言,是何缘由,为兄猜不透,倒是顾阁老所言,字面意思,或许好理解一番。”

洛云侯所问,也是他心中所问,但见大公子走得急,只能跟上。

“师兄不必著急,刚刚也是敷衍之词,明月清风,是先有明月,后有清风,明月是太上皇所写,清风是皇上添上去的,虽说是道童名號,但也是道观必不可少之人,所以,我的理解就是保下徐长文性命,既如此,明日庭审,当为关键。”

李潮生面色坚定,若是真要去解析,四个字,意思多样,只有一晚时间,哪有时间再去细想。

常佐眯著眼,想了一下,说的也对,但如何去救才是关键,

“大公子所言在理,既然不去细想,那就笼统去做,明日乃是司礼监陈辉主审,必然会和昨日庭审不一样,他会死咬著不放,若是如此,如何反驳呢。”

既然要救徐长文性命,就要有足够的证据,或者其他的事牵连才行,一夜时间,太短了,却不知大公子李潮生,早就胸有成竹,

“那就打破僵局,给徐长文定罪,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既然太上皇想要治罪,那就对其处以极刑,可也不能让司礼监出了威风,刑部不是看押江南那些人,今夜就给定罪,江北五县那些监察的太监,有几位可是陈公公干儿子,就把他们几人定为主谋,定罪摺子,一併交给江南另一位县令徐东,由他呈递太上皇和皇上,这样一来,嘖嘖。”

这样一来,他们没办成的事,让司礼监做成了,而后,这些摺子递上去,圣人必然会心疑,不管司礼监如何解释,只要两位圣人心里起了疑心,和內阁夺权的事,必然会受到打压。

“大公子,你怎会保证,那位徐东会上刑堂,若是不去,摺子给了他不就浪费了。”

常佐虽然明白其中关键,但並不是一定知道怎么去做,难道在刑堂上,和司礼监的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样一来,就把文官內阁和司礼监的矛盾,公之於眾了。

“师兄不要著急,既然定下此意,就要去执行,这里面,要突出內阁和六部意思,司礼监主审,没有咱们配合,他怎么去审,你拿到供词和结案文书,高盖上印璽,就是铁案,宫里面二十四监局,內务府不是送来一些无关紧要之人吗,一併按在他们身上,百口莫辩。”

李潮生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阴冷,父亲身子羸弱,许多事,虽有参考,但內阁决议,每一次擬票,都是他替父亲代劳,宫里面的事,朝堂的事,尽皆藏於胸腹,李家復起,就在眼前,江南布政使,必將会王师兄的。

“好,一切听大公子所言,上半夜,就能结案,供词和记录,无非是要润色一番。”

常佐也不是迂腐之人,既然定下办法,该做的,绝对会准备齐全,江南的案子,早已被宋阁老准备完毕,结案文书,以及卷宗,和供词,业已抄录多份,只等著最后,再送入宫里,既如此,暂且一用。

“事不迟疑,这就去吧。”

一声叮嘱,马车在街口调转码头,快速离去。

这一走,

就被身后车队,张瑾瑜一行人瞧见,车內,冯永文还在自哀自怜,想著府上妻女,也不知回去,怎么交代,只有孟歷,左思右想,掀开帘子,看到大公子李潮生的马车掉头回去,不免诧异;

“侯爷,冯兄,大公子的车驾,往回走了,”

一声呼喊,瞬间把车里的人的目光拉过去,张瑾瑜伸出手,掀开车帘一角,往外看去,果真,大公子的车驾,已经往刑部衙门驶去,想到明日审案,理所当然。

“不必惊讶,应该是回刑部衙门的,宋阁老还在堂內躺著,他们去看看也是应该,就是这四个字,本侯没想明白,明月,月亮,清风,吹风,还是其他意思。”

若是说做诗赋,他还能抄一抄,一说起这些经意学问,他可就两眼抓瞎,至於说道家真意什么的,只怪他才疏学浅,没有涉猎。

“侯爷不必心急,按照顾阁老所言,明月是太上皇写的,这个自然就是指的人,明月就是徐长文,俗话说海上生明月,乃是祥瑞之相,加之皇上写了了清风一字,道家经意,童子长生,其间一个长字,就是指的徐长文,但这个时候,两位圣人把徐长文指出来,实在是费解。”

一小段话,听得张瑾瑜有些愕然,四个字,两个词,竟然能被解说这么多,这位孟大人,果真是都察院最为精干之人,想想也是,要是能杀,早就把徐长文杀了,何来那么多事,既然有了祥瑞,这事就开了口,

“孟大人所言,令本侯恍然大悟,海上生明月,亦或者夜幕之月,照亮天地,太上皇这是夸徐长文的意思啊,是不是暗示確实是祥瑞,既然是祥瑞,太上皇的用意,是网开一面”

话还没说完,冯永文摇了摇头,

“不对,孟兄,不对啊,这里面是有讚赏,但明月二字,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夜月无天日,天日,圣人也,月字本身,就缺了一个日,太上皇这是在责备我们,群臣的心目中,没有君父,昨日寿宴当中,竟无人敢站出来,斥责徐长文,太上皇也有这个意思。”

张瑾瑜眼神里带著惊嘆,果真是在三司混的久了,这些话解开密语,谁能比得上,话说的也对,明月,一个多了日,一个少了日,日不就是白天圣人吗,

“那依著冯大人的意思是,第二层意思,是要给徐长文定罪,秋后问斩。”

都说八月十五过中秋,月圆之夜在十六,秋后问斩,那不是没有活路了吗。

“侯爷,这话也不对,秋后问斩,是也不是,明面上,是要定罪问斩,但若是百官请罪,斥责徐长文,太上皇和皇上自然不会真的杀他,皇上不是也写了清风二字,清风过岗,无风无动。”

紧接著,孟歷眼神一亮,接著道;

“那就在刑堂上,不让徐长文上堂受审,直接就把罪责定死了,秋后问斩,以儿子辱骂父亲罪名,判他绞刑,至於后面,杀不杀儿子那是父亲一句话而已,两全其美,但最后,这个罪谁来定,侯爷还是想好。”

或许是想到內阁和司礼监,议罪的摺子定下,是否洛云侯也要掺和一手,告诉天下人和朝廷態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