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红楼之平阳赋> 第1135章 御书房內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5章 御书房內变化(1 / 2)

第1135章御书房內变化

刑部大堂內,

依旧是气氛紧张。

此时的陈辉,早已经没了囂张的语气,一个案子,牵扯另一个案子,又牵扯许多內情,若是没有这些事,胡乱编造还好,但此人说的这些事,他自己多少有些耳闻,句句属实,就拿漕运总督府,歷年来的亏空,都在司礼监奏疏里摆著,江南那边,几乎是铁案,织造局的事,已经疯了一个杨公公了,

“那就请旨意,来人啊,把记录在案的文书,快速匯报给宫里。”

“是,陈公公。”

隨即,就有小太监,收了正堂记录文书,打了包裹,急著带著皇城司的人,匆匆回了皇宫大內。

留在刑部衙门的眾人,则是在顾阁老示意下,让人上了茶点,略作休息。

宫內,

东暖阁的厅中,武皇今日並未批阅奏摺,而是让戴权,把躺椅搬到东窗侧面,躺在上面假寐,窗外的蝉鸣声,传了进来,好像是静中有闹,武皇斜躺在躺椅上,手里把玩著一串蜜蜡佛珠,指腹摩挲著圆润的珠子,动作不急不慌,仿佛殿外的一切的,安静如常。

片刻过后,

心中却始终放不下刑部那边,

“今日刑部开堂审问,不知审的怎么样了。”

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午后的寧静,站在一旁的戴权,躬身回道;

“回皇上,刚有之前传的来消息,说是刑部衙门那边,主审官已经到齐了,应该正在审讯,想来不一会,就有消息传来,只不过从昨夜起,司礼监的人过去问询,谁知这位徐主事一言不发,只得无功而返。”

戴权眼里带著一丝思虑,从寿宴开始,司礼监的人处处上躥下跳,尤其是陈辉那些人,看来是忍不住了,或许是长乐宫那边一些试探

“认不认罪,在於审问和证据,司礼监那边,变化不小,你可要盯紧了。”

“是,陛下,老奴接旨。”

似乎是敲打,武皇点到为止,就在此时,屋外,有內侍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跪拜在地,

“启奏陛下,刑部衙门那边来的奏疏,还有审问徐主事供词。”

双手捧著奏疏和供词,聚在头顶,戴权也不怠慢,几步走到跟前,把东西拿了,然后摆了摆手,传话的太监磕了头,就起身候在那,剩下的东西,自有戴权递到武皇身前方几上。

他知道皇上的性子,如此重要的审问,竟然只有这几篇供词记录,明显事有蹊蹺,不知是几位阁老快刀斩乱麻,还是那位徐主事,认罪了。

退后两步,

只听武皇周世宏“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只把手中的佛珠转的再快一些,阳光透过雕窗欞,许些散碎的光影,落在脸上,遮住武皇眼底的神色,明黄色的龙袍,更显耀眼。

“刚刚还想著刑部那边的事,现在就把文书送来了,朕可没想到那些人,能有这般速度,”

笑了笑,武皇终归坐起身子,伸手拿过桌上的文书,没有著急翻看,在手上掂了掂,確实轻了,摺子放在一边,倒是把从头到尾记录的供词,拿在手里,细细品读。

內容记得清楚,写的有些惊人之言,刑部官员这次记录,倒是实在,但字跡中显得有些犹豫,有御史说徐长文“虽狂妄,却非奸臣”,建议从轻发落。

但还有好多人,譬如刑部尚书宋振则说“国有国法,法重如山,若是纵容,恐难服眾”。

一页一页翻起,眼神平静,既没有皱眉,也没点头,仿佛平常事一般,摺子看了几页,又看了徐长文的辩词,字跡如墨,乃是少有瘦金体,看来是得了洛云侯的指点,都说字如其人,笔尖带著锋芒,比洛云侯的內敛,截然相反,再看辩词,

“臣非敢抗命,实乃案情有冤,若是皇上不信,可查江南和漕运旧帐,臣愿以性命担保。”字语间,带著许些凝重。

“漕运旧帐,江南田亩旧帐,这些.”

武皇低声重复一遍,指尖在旧帐上轻轻点了一下,这些旧帐,怎敢隨意掀起来,记得当年太上皇处理漕运案子时候,他还在京城王府里面,很多事略有耳闻,就算是大案,杀得再多,也不是杀那些官员能保得住的,所以,这些案子,暂且不能碰。

“戴权,”

武皇突然开口,

“长乐宫那边,可有动静”

戴权愣了一下,赶紧回话;

“回皇上,有太监来报,说是太上皇这几日回去,怒意未消,就连修炼打坐,都没有几次,不时催促刑部,审问徐长文。”

武皇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快的让人抓不住,

“太上皇还是著急了,案子审问哪有那么快,越是法案,越是复杂。”

放下手里文书供词,走到窗边,御书房庭院当中,几棵松树屹立在那,遮风挡雨,眼神逐渐深邃起来,

“你说,这徐长文当真不怕死,还是在想著什么”

戴权不敢妄议,只是低著头说,

“奴才愚钝,不怕死的人,奴才没见过,如徐主事这般,奴才在大武朝是第一次见,看不透。”

不光是看不透,许些还有些震撼和惊讶,都说朝堂的事,內阁决议,现在內阁不能断,司礼监的人,冲在前面,是祸非福,陈辉那些人,且等著看吧。

武皇笑了笑,回身走到书案前,又拿起徐长文的辩词,指著其中一句,划了线,

“审案者,若是怀有私心,不如不审,也不知宋振,哪里恶了他,当然,若是此人不是邀名,朕可以给他一个公正。”

“公正”二字,却是天下间最难的字,天下之大,哪里有真正的公正,当年各种大案,包括漕运的案子,是为了稳定朝局,许些人漏网,算不算“公”字。

这些旧案,是为了查清真相,那当年牵连无辜之人,算是“正”吗,到现在,自己也多有算计,何来“公正”二字。

合上手中的摺子,也没有批红,反而扔在桌上一角,

“告诉刑部那边,徐长文的案子,不用著急,先把人送回天牢。”

戴权愣了一下,案子正在审理,这就完了,

“那,陛下,太上皇那边”

又该如何呢!

“太上皇那边,等晚些时候,朕自去解说,”

武皇语气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篤定,

“让他们把徐长文的帐册副本呈上来,还有庄守治,以及景存亮送来的帐册,留下拓本后,也一併送来,朕要亲自看看。”

戴权心里一惊——皇上这是要亲自审案还要翻旧帐想到內务府那边的烂帐,心中也是一惊,

但他不敢多问,只是躬身应道:

“奴才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