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用的是什么土,许多会为了让人族显得更高大上一点,会是五色土甚至什么九天息壤。
可许多古籍,甚至就郑法今日所见,用的,就是最普通的黄土。
这也符合郑法自己的认知:
人体内的所有元素,都能在自然界找到。
另一方面,在郑法看来,关键的,不是人来源于哪里,而是人去往哪里。
起码在他心中,起于烂泥,并不比源自息壤低贱。
女娲娘娘已经开始了玩泥巴。
她手指用力,捏下一团泥块,山谷刮起了风,风如刻刀一般,雕琢出了一个男子的轮廓,接着是面目五官,发丝睫毛。
等雕刻出七窍,这风又从七窍中灌入泥人,似在雕刻其内部构造。
女娲娘娘玩得不亦乐乎,郑法等人就在一旁等着,极为耐心。
很快,女娲娘娘就捏出了上千个泥人,有男有女,大多是青壮年。
女娲娘娘内心还是很温柔的——这个时代,确实不适合老人和孩子生存。
上千个泥人立在乾坤鼎之前,女娲娘娘像是玩够了,拍了拍手,站了起来,面目严肃。
她一指乾坤鼎,一团金焰,在鼎足之间燃起。
她又拿出种种灵材,往鼎身中投去,一面丢,还一面给郑法解释这都是什么东西。
这就是那乾坤鼎铭文中,九山宗等人不理解的玩意。
郑法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力图记住每一个细节,以备日后炼制诛仙剑阵所用。
乾坤鼎一片混沌,烟气袅袅向上,连接乾坤鼎和苍天。
女娲娘娘原本穿着一件青色外裙,打扮朴素,像是在和老友聚会。
此时却身披红裳,头戴金冠,雍容肃穆。
她双手向上伸直,似在向着遥远的苍天祈祷:
“自巫妖争伐,戾气冲霄,劫云蔽日,洪荒万灵皆陷水火。吾承道祖鸿钧点化,明悟三才之缺。今以黄土为体,青天为证,使此新生一族,成大道载体。”
随着她的念诵,乾坤鼎灰白色的混沌气,猛地炸开。
郑法仿佛又见到了天地初开的情形,于此同时,天空传来一阵又一阵低沉的轰隆,似在回应。
造化道人失声道:“这居然是人族起源之景?”
“原来这大能……是,人族圣母?”
便是不怎么将自己当人的蛊神,此刻看女娲娘娘的眼神都有些敬仰。
他们几个中,除了金翅大鹏不是人族出身,其余都是人族的修行者,对于女娲这个人族圣母,哪能没有孺慕之情?
顺带看着那些泥土做的人,眼神也分外亲切。
那些泥土人也发生了变化。
乾坤鼎中的混沌炸开,清气上浮,浊气下沉,自鼎身中而出,将这些人渐渐笼罩,山谷中,像是成了另一个世界。
在这片天地初生的景色中,这些原本毫无生气的泥塑,却渐渐灵动了起来。
他们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好奇又缓慢地挥舞着胳膊,张开嘴,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
乾坤鼎所造化的世界慢慢扩大。
这群新生人族的体型也慢慢长大,最终变成了正常人的大,看起来和后世人族,再无二至。
郑法这算是看明白了。
乾坤鼎能够让法宝后天返先天的主要原因,是其可以短暂的开辟一个天地初生的空间,让各种法宝有个“先天”身份。
当乾坤鼎所创造的空间,融合于天地的时候,那些法宝自然也融合进了天道之中。
女娲娘娘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此族名为人。”
那些新生的人族,虽然连话都不清楚,可此刻却都福至心灵,跪在女娲面前,不住叩首。
“一愿人族,阴阳和合,令血脉相传。”
“二愿人族,平息纷争,使天地清明。”
“三愿人族,慧根不灭,续天道薪火。”
三句大愿后,天空忽然亮了起来。
金光在天上快要凝聚成了液体,朝女娲潮涌而来。
女娲身上的气势节节攀升,宛如遥远的苍穹,令人一看就觉得自身渺。
太上等人纷纷朝着女娲拱手,口中道:“恭喜师妹成道。”
女娲朝五圣回礼,口中又道:“师妹不过先行一步,诸位师兄成圣亦是不远。”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人族,想了想,又朝五圣躬身行礼:
“今有太上,元始,通天,准提和接引诸圣临凡观礼,鉴此造物盛举。伏祈诸圣共佑人族。
天地同证,人道永昌”
太上面目严肃,带着几位师弟,朝女娲回礼,口中道:“天地同证,人道永昌。”
即便是一开始另有目的的白莲等人,也跟着他们朝女娲行礼。
哪知女娲又抬起头,转过身,朝一旁的郑法郑重拱手。
白莲等人愣住了。
女娲开口道:“往后,就拜托道友了。”
其余五圣像是早有所料,齐齐朝郑法拱手。
郑法心中激荡,抿着嘴,朝六圣一一回礼。
白莲看着自己祖师向郑法郑重躬身的模样,张着嘴,不知道什么是好。
就连造化道人表情也有些麻,心中很乱:
就不白莲有两个祖师,就女娲如今叫这石难当道友。
女娲不仅是人族圣母,如今修为更是令他们不敢直视,她叫郑法道友,那石难当什么辈分?
他们……该叫什么?
……
女娲抬起头,在天上那功德海上轻轻一划,一片功德便朝着郑法来。
郑法抬头望去,耳边传来女娲娘娘的声音:
“三才已全,不证道果,更待何时?”
郑法福至心灵,纵身而起。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