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 第1791章 完美的演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1章 完美的演出!(1 / 2)

有人比划着姜柏宸护箱的动作,手里的手机却早已成了“传播利器”——有人蹲在剧院门口的路灯下,手指飞快地剪辑现场视频,屏幕亮度调到最高,生怕错过任何一帧细节;有人对着相册里姜柏宸谢幕的照片反复放大,指尖轻轻划过屏幕里他素色长衫的褶皱,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太绝了”;还有人直接打开微博直播,对着镜头激动地分享感受,身后粉丝们挥舞的灯牌成了最好的背景。

“家人们谁懂啊!刚才柏宸哥谢幕时那个鞠躬,我录下来了!你们看他眼神里还带着沈知远的温柔,我当场就哭了!”一位穿着姜柏宸应援服的女生,头发上还别着“沈知远风骨永存”的发夹,她一边小跑着跟上粉丝群的脚步,一边对着手机麦克风大声说着,手机屏幕上,刚用剪辑软件加了滤镜的15秒视频正在上传,配文写得格外用心:“#姜柏宸沈知远谢幕封神#从‘雨夜护书’到‘谢幕鞠躬,他眼里的光就没灭过!谁能拒绝这样有风骨的文人角色?《长安雪》值得所有人二刷!”她的身边,几位粉丝围在一起,头挨着头互相传看着拍摄的素材,有人翻到“典籍遭劫”中姜柏宸嘶吼护箱的片段,忍不住一拍大腿:“这段太绝了!现场听他喊‘不能抢!这是民族的根’,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比看视频震撼一百倍!你们听这个原声,多有力量!”

不到十分钟,微博上关于《长安雪》的话题便像被点燃的火焰般迅速升温。最初,#长安雪话剧首演#以每分钟近万条的讨论量快速爬升,话题下的内容从“舞台布景”到“演员服装”,粉丝们自发分享着现场见闻,很快便冲进了热搜榜五十。紧接着,#姜柏宸沈知远演技#话题紧随其后,带着“爆”字标签一路飙升——不少粉丝将现场拍摄的“雨夜护书”“临终托付”高清片段上传,视频里,姜柏宸蹲在“雨中”轻擦典籍的小心翼翼、跪在“老队员”身边强忍泪水的隐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情感,瞬间打动了无数没抢到票的网友。有粉丝在评论区真情实感地留言:“本来没抢到票,蹲在剧院外听了半场,现在看姐妹们的现场视频,直接看哭了!姜柏宸把沈知远演活了,那种护书如命的坚定,那种文人的温柔与倔强,太戳心了!我已经在求加场了!”

半小时后,微博热搜榜彻底被《长安雪》相关话题“承包”,前十条里竟有六条与这场话剧相关,而姜柏宸的名字更是高频出现。#姜柏宸谢幕还在角色里#强势冲进热搜二十,话题下的高赞视频正是姜柏宸张开双手、深深鞠躬的画面,发布者还贴心地加了慢放特效,配文写道:“你们看他张开手的动作,像还在守护那箱看不见的典籍,鞠躬时身体弯得很沉,停留了三秒才起来,好像还没从沈知远的世界里走出来。这个鞠躬既有对观众的感谢,也有对角色的告别,太戳人了!”短短十分钟,这条视频的转发量就突破五万,评论区里全是感动的声音:“他真的很尊重角色啊!”“这种沉浸式演技,现在很少见了!”

紧随其后的是#陈导明姜柏宸对手戏#,网友们翻出两人“决定西迁”时眼神互动的片段,截图做成了对比图——陈导明老师眼神里的期许与嘱托,姜柏宸眼底的坚定与担当,两种情绪在聚光灯下完美交融。知名剧评人“话剧观察员”特意转发了这条内容,评论道:“老戏骨与年轻演员的碰撞太精彩了!姜柏宸完全接住了陈导明老师的戏,没有被前辈的气场压制,反而用细腻的演技形成了互补,两人对视的那一秒,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两代护书人的传承,丝毫不逊色!”这条评论很快被顶上热评,点赞量突破十万。

热度还在持续发酵。晚上十点,#姜柏宸演技不输老戏骨#直接空降热搜第五,话题阅读量在半小时内迅速破亿,讨论量超百万。无数网友涌入话题区,有人晒出自己拍摄的“粮尽援绝”片段,特意圈出姜柏宸递窝头时的细节:“你们看他递窝头前先鞠躬,掰窝头时的犹豫,递给老夫人时的眼神,全是戏!”有人翻出几个月前姜柏宸排练时的花絮视频做对比,感叹道:“从最初排练时紧张到忘词,到现在能从容地与老戏骨对戏,姜柏宸的成长有目共睹!他真的在用心琢磨角色!”还有不少路人网友被圈粉,留言道:“本来是路人,刷到‘临终托付’的片段被姜柏宸的哭戏惊艳到了,没有嚎啕大哭,却比大哭更让人难受,这种克制的演技太高级了!《长安雪》加场我一定要去看!”

与此同时,#长安雪道具还原度##葛幼王淑珍温柔封神##陈宝郭老学者演技#等话题也占据热搜前列,网友们热议着“磨损的布带”“泛黄的典籍手稿”,称赞老艺术家们的精彩表现,但姜柏宸相关话题始终稳居高位,热度居高不下。#姜柏宸沈知远#话题下,粉丝们自发整理了“沈知远名场面合集”,从“雨夜护书”的小心翼翼到“典籍遭劫”的奋力反抗,再到“完成使命”的释然微笑,每一个片段都配上了详细的台词解析,引发大量转发。有数据博主统计,短短一小时内,微博上关于姜柏宸的讨论量突破五百万,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超三亿,不少娱乐博主、话剧领域的专业人士纷纷发文,称赞其“用演技打破流量偏见,用实力证明年轻演员也能扛起厚重角色,堪称话剧舞台上的实力派新星”。

后台里,林星婉坐在化妆间的沙发上,手指飞快地刷新着微博热搜,看着不断爬升的话题名次,忍不住将手机递到刚卸完妆的姜柏宸面前:“你快看!现在微博全是你的话题,首页都被《长安雪》刷屏了,大家都在夸你演得好!”姜柏宸接过手机,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滚动的好评,眼神里满是欣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语气依旧谦逊:“谢谢大家的认可,其实都是前辈们指导得好,陈导明老师、葛幼老师他们教了我很多,还有粉丝们一直支持,我才能这么顺利。”一旁的白露端着刚泡好的热茶走过来,笑着补充:“这都是你应得的,为了沈知远这个角色,你熬夜查史料、反复打磨动作,膝盖磕青了都不在意,现在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了,我真为你开心。”

而此刻的微博热搜榜,还在不断刷新着新的话题——#姜柏宸想二刷长安雪##沈知远台词天花板##姜柏宸沉浸式演技#等话题持续爬升,评论区里,粉丝们的热情高涨到了极点:有人发起“呼吁《长安雪》加场”的话题投票,短短十分钟就有十万网友参与;有人整理了姜柏宸在话剧中的经典台词,做成“沈知远语录”图片,配文“每一句都戳中人心”;还有人自发组织“二刷团”,在评论区里相约下次演出一起到场支持。

夜空下,京都大剧院外的红灯笼还亮着,《长安雪》的热度如同星火燎原般蔓延至全网。这场话剧不仅让更多人记住了那段乱世护书的历史,记住了“文脉传承”的重量,更让姜柏宸这个名字,以“实力派演员”的身份,深深印在了观众的心里。而此刻的姜柏宸,看着手机里满屏的认可,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未来要继续打磨演技,演绎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角色,不辜负观众的期待,也不辜负自己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长安雪》谢幕的掌声余韵还未散去,京都大剧院的后台早已被一股热烈又温馨的氛围紧紧包裹。走廊两侧的化妆间门都敞开着,暖黄的灯光从门缝里溢出,映得地面的红毯愈发鲜亮。演员们卸去戏服,换上轻便的便装——有人穿着柔软的针织衫,有人套着宽松的运动外套,却依旧难掩脸上的兴奋与疲惫交织的神色。

角落里,扮演年轻队员的演员捧着工作人员送来的鲜花,正与道具组的老师互相道贺,花瓣上的水珠还晶莹剔透;中间的休息区,几位演员围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手机,翻看着观众发来的好评,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欣慰;还有人靠在墙边,对着镜子整理微乱的头发,嘴里还哼着《长安雪》的背景音乐,连脚步都跟着旋律轻轻晃动。

化妆间外的走廊尽头,陈导明老师穿着一件深色的中式外套,衣料上绣着低调的暗纹,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菊花茶,正与葛幼老师、王进松老师低声交谈。葛幼老师披着一条米白色的披肩,手里拿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节目单,笑着说:“今天的演出太成功了,观众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热烈。尤其是‘粮尽援绝’那段,我在侧台候场时,都能清晰听到台下的抽泣声,还有人悄悄擤鼻涕,可见大家都被带入情境了。”

王进松老师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把玩着一枚核桃,也点头附和:“是啊,柏宸那孩子今天的表现太亮眼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临终托付’那场戏,他跪在我身边,眼泪刚落下来的时候,我心里都跟着一揪,鼻子瞬间就酸了。要知道,能让老演员跟着入戏,这孩子的感染力不一般。”

话音刚落,两名工作人员推着一辆银色的推车走来,推车上摆满了香槟、果汁和精致的甜点——香槟的瓶身上系着红色的丝带,甜点摆成了“圆满成功”的字样,连水果都切成了精致的小块。“各位老师,庆祝《长安雪》首演圆满成功!大家辛苦了!!!”工作人员笑着将推车停在中间,熟练地打开香槟,气泡“滋滋”地冒出来,带着清甜的酒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