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随即问道:“经过你的改造,这台机器的综合生产效率,能提升多少?”
陈宇凡略微思索了一下,给出了一个精准的数字。
“在理想状态下,最高可以提升17%。考虑到工人熟练度和钢坯批次差异,平均下来,稳定在13%到17%之间。”
嘶——
这个数字一出口,不仅是肖志行,就连他身后的那几位专家,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百分之十三到十七!
这......这简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要知道,这可是初轧机啊!
是整个工厂的咽喉!
对于这种已经设计得相当成熟的重型工业母机来说,别说提升百分之十了......
哪怕是能提升百分之一、百分之二,那都已经是了不起的技术突破了!
肖志行心里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改造这台机器的难度有多高!
这几乎是苏俄那边的工业结晶,是无数的专家合力才制造出的极其精密的大型机械设施!
这台乌里扬诺夫-750型初轧机的内部结构,精密复杂到了极点,各个系统之间环环相扣。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在不影响其他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单单对冷却润滑系统进行如此颠覆性的改造......
这其中的计算量、设计难度,简直是天文数字!
就算是把他自己放到陈宇凡的位置上,肖志行扪心自问,他......也绝对做不到!
这个年轻人,在机械领域的天赋和造诣,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好......很好!”
肖志行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认可。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几位工程师开始将拆卸下来的外壳重新装了回去。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十几分钟后,机器恢复了原样。
刘金山再次拉响了电铃,巨大的初轧机重新发出了轰鸣,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肖志行则站在一旁,拿出那个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用钢笔在上面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他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专注。
经过刚才这么短暂的时间,肖志行已经发觉了......红星轧钢厂绝非普通的地方。
尤其是身旁这个叫做陈宇凡的年轻人,也绝非普通人!
这次对红星轧钢厂的检验,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个看似普通的厂子很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
一行人继续在一号车间里进行着抽检。
就如同肖志行之前所说,他要评估的,是这家工厂的方方面面。
所以,检查的项目也格外的细节。
比如,叫停一位正在操作机床的老师傅,让他背诵安全生产条例......
或是检查消防栓里面的水带是否老化,压力是否达标......
随机抽查车间的备件仓库,核对台账和实物是否一致,管理是否规范......
这些关于管理制度、安全规范方面的检查,自然有技术科长赵小伟和车间主任刘金山两人上前应对。
赵小伟是杨厂长的得力干将,也是厂里的管理人才,他把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说的是头头是道,让专家组的成员们连连点头。
刘金山也是在一旁不断的补充解释,忙出了一头大汗。
陈宇凡则乐得清闲。
他只是跟在队伍后面,只有在遇到最核心、最专业的技术问题时,他才会开口。
一号车间的整体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几乎没让专家组挑出什么毛病。
眼看着时间快到中午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天上午的检查就要这样顺利结束时。
肖志行的脚步,却又在一台巨大的锻压机床前,停了下来。
这是一台2000吨级别的水压机,负责将初轧机送来的钢坯,进行更高精度的锻造塑形。
“这台机器,也停一下。”
肖志行的声音,依旧是不带感情的平淡。
“我们要进行检查。”
“好......好的!”
刘金山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跑过去,让正在操作机器的两名锻工停下了手里的活。
伴随着一阵液压系统特有的嘶嘶声,巨大的锻压臂缓缓停止了动作。
和刚才一样的流程。
肖志行带着他手下的几名工程师,再次拿出了专业的工具,开始了拆卸和检查。
这一次,大家的心情明显比刚才放松了不少。
毕竟,连最复杂的初轧机都完美过关了。
这台结构相对简单一些的锻压机,想必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尤其是陈宇凡,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然而,没过多久。
正在埋头拆卸一个核心液压阀组的肖志行,再一次毫无征兆的停了下来。
他保持着弯腰的姿势,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僵硬在了原地。
肖志行的眼神,死死的盯着面前拆开的阀组,眉头再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又是这种感觉!
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眼前的这个液压控制系统,和他脑海里存放的、这台机器的原版图纸,又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显然是经过了后期的改造。
这处改造的复杂程度,比起刚才初轧机上的那套润滑系统,竟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他肖志行......
又一次在第一时间,没能看懂其中的原理!
怎么会?
连续检查两台核心设备,竟然都经过了极其复杂的、超出了他理解范畴的深度改造?
这种事情......
肖志行敢发誓,在他长达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还从来没有碰到过!
这简直是......见鬼了!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