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季时茜> 第879章 回忆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9章 回忆 2)(2 / 2)

“跪下的人,就如同被斩断双腿一般,失去了逃跑的能力,只能乖乖地待在原地,成为豺狼的盘中餐。

而那些没有跪下的人,他们的双腿完好无损,意味着他们还有逃跑的机会,所以豺狼会优先选择先吃掉这些人。”

“因此,下跪并不能唤起豺狼的怜悯之心,它依然会毫不留情地将你视为食物。

要想让豺狼放弃用你填饱肚子的念头,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它知道你并非手无寸铁,你拥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

“只有当你亮出手中的武器,或者展示出你锋利的爪子和尖锐的牙齿时,豺狼才会意识到你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目标,从而不敢轻易地与你对峙,更不敢对你露出獠牙。”

文官们听完时茜的这一番话后,脸上突然浮现出一种自嘲的笑容。他们心中暗自感叹,自己一直以来都以状元之才、才高八斗而自居,觉得自己非常厉害,然而现在却发现,竟然还不如郡主贞瑾伯爵这个小姑娘看得透彻。

想到这里,太傅感到十分惭愧,意识到自己刚才与武官争吵的言行确实有些不妥当。

于是,太傅毫不犹豫地朝着武将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诚恳地为自己刚才的不当行为表示歉意。

其他的文官们见到太傅如此举动,也纷纷效仿,一个接一个地向武官们鞠躬致歉。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原本就嘴笨的武官们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先是一阵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文官们的道歉,然后才反应过来,纷纷抱拳还礼,表示接受文官们的歉意。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着这一切的时茜,再次开口说道:“武将们,你们也不要轻视文官们。

文官的拳头确实不如你们武官硬,但若论文章,你们不如文官。

不要小看文官的笔,小看文官的文章,文官的笔和文章也能杀人。

因为,你们武官所研习的兵法、兵书以及兵器的制造等,皆是由具备深厚文化底蕴之人撰写的。

而,能写下传世之作的人,当然也是文人。”

“还有,你们武官抵御外敌时,你们的口粮、御寒的衣物、防御的护甲,杀敌的兵器,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些东西物资,需要人给你们去张罗、去筹备。

而做这些事的,正是文官。

他们能安抚百姓,让百姓不会因为战争而惶恐,能安心劳作生活,这样国家的一切才能井然有序。

如此才能确保你们武将在对敌前沿不会忍饥挨饿,有力气拿起刀枪去杀敌;有温暖的衣物,不至于被严寒冻死,有坚固的护甲,无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挡敌人的利刃,从而保护你们的性命,多杀敌人,打造出精良的兵器,提升你们的战斗力,让你们存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一些。”

时茜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若想让西周强大起来,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来侵犯,我们就必须采取两手策略。”

时茜稍稍加重语气,继续说道:“一方面,我们要握紧手中的刀,让敌人知道我们有足够的武力来扞卫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全力以赴地搞生产,让国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插话道:“贞瑾所言极是!”

皇帝的这句话,犹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瞬间在勤政殿里引起了一阵涟漪。上朝议政的文武官员们纷纷附和,表示对时茜观点的认同。

大臣们的附和声渐渐平息下来后,皇帝紧接着说道:“文官们,你们要协助朕一起治理好西周,让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而武将们,则要肩负起守护西周的重任,绝不能让那些如豺狼般的外敌冲入西周,抢夺我们的财富,伤害我们的亲人。”

皇帝的话语铿锵有力,大殿里的文武百官们立即躬身行礼,齐声高呼:“圣上英明,臣等遵旨!”

皇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看着大殿里的文武百官,等待着他们的呼喊声渐渐平息。终于,当一切都安静下来后,皇帝的目光落在了时茜身上,声音带着一丝威严:“贞瑾,你的题外话,现在说完了吧!”

时茜微微躬身,向皇帝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圣上,贞瑾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圣上及诸位同僚。”

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对时茜的拖延有些不满,但皇帝还是说道:“朕,准了。贞瑾,你快说,问完这个问题,你就要进入正题了,不然朕可恼了。”

时茜连忙应道:“是,圣上。”

时茜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贞瑾,想问的事就是凉州蓉城的官员为何隐瞒灾情不上报呢。”

这句话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引起了大殿里官员们的一阵骚动。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有些人露出惊讶的表情,有些人则若有所思。

过了一两分钟,文官里的石太傅走出队列,向皇帝行了个礼,然后对着时茜说道:“贞瑾伯爵,凉州蓉城的官员隐瞒灾情不报,或许与圣上万寿节将至及各国使臣也即将达到西周为圣上贺寿之事有关。”

而就在石太傅走出来说这话之前,时茜身边的靖王,就已经详细地向时茜解释了凉州蓉城官员隐瞒不上报灾情的原因。

首先,这些官员担心自己的前程受到影响。毕竟,圣上万寿节即将来临,各国使臣也将前来西周为圣上贺寿。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报灾情,无疑会让圣上感到不悦。而且,灾情不仅会导致大量人员死亡,还可能引发各种麻烦,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疫病的爆发。

一旦疫病肆虐,人心就会变得惶恐不安,社会局势也会随之动荡。如果被前来西周为圣上贺寿的各国使臣目睹这一情况,并将消息传回他们自己的国家,那么各国很有可能会趁机制造事端,给西周带来更大的危机。

其次,凉州蓉城官衙粮仓里的粮食,极有可能已经被官员们贪污或倒卖了。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以前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凉州蓉城受灾地如果在灾情刚刚发生的时候,能够迅速、毫不迟疑地向朝廷禀报灾情,那么父皇在得到消息的瞬间,必然会毫不犹豫地下旨,命令凉州蓉城受灾地的官衙立刻打开粮仓,发放粮食以救济灾民,并采取措施安抚民心。紧接着,父皇还会责令户部拨款,用于救灾工作。

时茜听完靖王的这番解释,若有所思地回应道:“如此说来,如果凉州蓉城受灾地的官衙官员们真的将官衙粮仓里的粮食贪污、倒卖了,那么当圣上要求他们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时,他们恐怕就无法拿出足够的粮食了。”

靖王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的确如此。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有些官员因为贪污、倒卖了官衙粮仓里的粮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们会选择隐瞒灾情,拖延不报。直到实在无法隐瞒下去,眼看就要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才不得不上报。

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官员们就会编造谎言,把他们贪污、倒卖的那些粮食说成是已经发放给了受灾的百姓。”

“事后,父皇虽然会对他们私自开仓放粮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处,但考虑到他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救济百姓,所以不会对他们施以重罚。

顶多就是将他们的官职贬谪或免职,让他们失去现有的权力和地位,但至少还能保住性命。

然而,如果他们贪墨倒卖粮食的事情被揭露出来,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这些被他们倒卖的粮食,绝大多数都没有流向西周国内,而是被贩卖到了西周以外的地方。”

时茜听到这里,不禁紧紧咬住牙关,恨恨地说道:“那他们这样做,岂不是等同于通敌叛国吗?”

靖王看着时茜,点了点头,继续解说:“贞瑾,我所说的这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里面隐藏的真相和内幕,远比我刚才说的要复杂得多。”

就在靖王话说到这里时,石太傅才从队列中走了出来,解答时茜的疑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