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第1267章 于伟正严查内鬼,胡晓云获得认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7章 于伟正严查内鬼,胡晓云获得认可(1 / 2)

郑红旗一愣:“田嘉明?什么事?”

晓阳说:“就是田嘉明给那个杀人犯葛鹏子弹的事啊!见报了!”

郑红旗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大哥大差点滑落:“什么?这事怎么见报了?这不是只有公安局内部少数人知道吗?”

晓阳说:“就是因为是内部消息泄露,于书记才格外生气。这事已经传开了,影响很坏。我今天早上接到好几个打听情况的电话了。”

郑红旗一时想不通,这种敏感事怎么会捅到媒体上去?谁有这么大本事?晓阳又在电话里补充:“郑书记,这事您得有点心理准备。我听说,省委主要领导每天都要看省报晚报,影响肯定小不了。”

这话让郑红旗心头更是一紧。车到市委楼下,郑红旗下车,觉得阳光格外刺眼。他站在楼前梧桐树的阴影里,点了一支烟,心里反复思量,田嘉明这事怎么就上了报纸?抽完烟,他把烟头摁灭在垃圾桶上,快步走进大楼。

电梯里,正好碰见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丁洪涛看到郑红旗,先是一愣,随即热情地打招呼:“哟,红旗书记,你也来开会?这天可真热。”他伸手按电梯,发现7楼的按钮已经亮了。

郑红旗看着丁洪涛:“咱俩开的,应该是一个会吧。”

丁洪涛凑近些,压低声音,尽管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人:“红旗书记,不瞒你说,田嘉明这事怎么就闹到报纸上去了?真是……有关心这事的人干的吧?肯定是内部人,不然外人哪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郑红旗没接话,心里却觉得丁洪涛这话有点怪。两人沉默着走到七楼的小会议室。

小会议室里,市公安局局长李尚武和宣传部部长白鸽已经在里面坐着,两人脸色都非常难看,面前放着茶杯,但都没动。每人面前的桌上都放着一份当天的省城晚报。头版一个醒目的黑色标题格外刺眼:《公安局长向犯罪分子提供子弹?是黑是白亟待彻查》。

郑红旗拿起报纸细看,内容直指东洪县公安局党委书记田嘉明,因工作调整不满,涉嫌向重大持枪杀人案主犯葛鹏提供子弹,葛鹏后来持该枪作案。报道措辞尖锐,追问子弹来源,质疑公安机关是否知情不报、内部管理混乱。郑红旗越看心越沉,报道里虽未直接点名他郑红旗,但根据时间线和职务变动描述,很容易推断出当初调整田嘉明工作的就是他这个当时县委书记。

郑红旗低声问旁边的李尚武:“李局长,这事怎么泄露出去的?还写得这么细?很多细节应该是你们内部调查卷宗里的吧?”

李尚武摇摇头,脸色铁青:“正在查。但晚报的胆子也太大了,这种没最终定论的事也敢登。”

宣传部长白鸽插话:“唉,现在有些报纸,就讲究个‘舆论监督’,闻风而动,有时候不太核实就去抢新闻。”

过了一会儿,市委书记于伟正的秘书林雪进来放下茶杯。于伟正脸色铁青地走进会议室,目光扫过在场四人,几人都不自觉地正了正身子。于伟正坐下,重重叹了口气。

于伟正脸色铁青地目光扫过在场四人,几人都不自觉地正了正身子。拿起桌上的报纸抖了抖,又放下。“都到了?报纸都看过了吧?说说吧,怎么回事?”于伟正的声音压抑着怒火,首先看向白鸽,“宣传部,白鸽,你先说,怎么回事?这篇报道是怎么出笼的?你们宣传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白鸽有些紧张地汇报:“于书记,是这么个情况。今天早上,我们注意到省城晚报发了一篇报道,就是大家桌上这份。内容是关于前段时间东洪县那个枪击案,直接点名称,子弹可能来源于县公安局的田嘉明同志。这篇报道出来以后,在新闻界影响很大,我之前在省报的不少老同事都打电话来问……”

“够了!”于伟正一拍桌子,打断白鸽,“白鸽同志!你还好意思提你在省报干过?你在宣传系统干了这么多年,晚报那边就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就让他们这么把报道发出来了?我们东原的形象还要不要了?”

白鸽刚才都已经挨了一顿骂,低下头:“于书记,我们宣传部和晚报这类市场化媒体平时联系不多,主要精力放在省报省台……”

于伟正白了一眼白鸽,又看向李尚武:“消息是怎么泄露的?办案细节,报纸上写得比我们的报告还清楚!公安机关是纪律部队,还是宣传部?李尚武同志,我看你和白鸽同志换换位置算了!一个该说的不说,一个不该说的乱说!”

他转向郑红旗,本想批评几句,但想到郑红旗也是被这事牵连的干部,便忍住火气,叹了口气。最后,他锐利的目光定格在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身上,话语像锤子一样砸过去:“丁洪涛!田嘉明是你们东洪县的干部!他担任公安局党委书记,满打满算也一年了吧?副县级待遇和局长职务为什么一直拖着不解决?你这个县委书记是怎么掌握干部思想动态、怎么管理队伍的?如果他的职务待遇早解决了,思想顺畅了,就算有这种捕风捉影的报道,对我们的杀伤力也能控制在最小范围!工作能做在事前,为什么总要等到事后补救?你现在让我怎么去面对这位曾经在抗洪抢险中立过功的‘英雄’?嗯?”

丁洪涛张了张嘴,脸上闪过一丝委屈,他想说自己调到东洪县任职也才半年不到,田嘉明的问题有历史原因,班子内部对一些干部的使用也有不同看法,并非他一人之过。但看到于伟正那阴沉得能脸色,以及会议室里的气氛,他把到了嘴边辩解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低下头,避开书记的目光,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于书记,我们……我们工作没做好。”

发了一通火之后,于伟正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他端起面前的茶杯,发现里面的水已经凉了,又重重放下。瓷杯与木质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让在座几人的心都跟着跳了一下。他缓和了一下语气,但脸上的严峻并未散去:“同志们哪,不是我于伟正非要发这个火。是这件事,给我们东原市的整体形象,给我们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就在开会前,省公安厅周朝政厅长亲自给我打了电话,过问此事!省政法委、省公安厅的主要领导都很重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东原市被放在了聚光灯下,甚至可能是放大镜下!”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看到他们都屏息凝神,才继续用一种带着检讨意味的语气说道:“当然,主要的责任在我。当初对田嘉明同志的工作调整,以及后续的一些处理意见,最终是我拍的板。现在出了问题,我绝不会把责任推给的是怎么处理,怎么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他看向白鸽,尽量让语气平和一些:“白鸽同志,你是宣传部长,你先说说,宣传部门这边,有什么应急的办法?能不能想办法让晚报那边登个更正声明,或者,我们主动提供素材,请他们再发一篇正面报道,澄清一下事实,对冲一下负面影响?”

宣传部长白鸽,一位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书卷气的女干部,此刻面色略显苍白。她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为难:“于书记,您的指示我明白。但是……省城晚报是省管媒体,不归我们市里管,级别比我们市宣传部一样。让他们主动撤稿或者登更正,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他们既然敢发这种报道,肯定是认为掌握了某些依据,想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嘴巴,除非有更高级别的领导发话……”

“那就先把他们在东原的发行点给我停了!”于伟正斩钉截铁地说,“未经市委宣传部允许,晚报不得在东原市销售!东原人口占全省十分之一,先砍掉他们十分之一的销量再说!这点权力我们还有吧?”

白鸽赶紧表态:“这个……这个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宣传部可以和邮电局通知各个报刊亭和发行点,立即执行。我散会后马上就去安排落实!”

于伟正脸色稍霁,又转向李尚武,语气重新变得严厉:“尚武同志,公安机关内部要立即开展彻查!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案件调查的细节泄露给媒体的?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什么级别,都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这种无视纪律、吃里扒外的东西,发现一个,清除一个,坚决不能留在公安队伍里!”

这时,副市长郑红旗轻轻咳嗽了一声,谨慎地开口了。他知道于伟正正在气头上,有些决定可能带有情绪化色彩,需要适当降温。“于书记,您的指示我们都坚决执行,态度很明确。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观察了一下于伟正的脸色,才继续说,“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您参考。直接停掉省城晚报在整个东原市的发行,动作会不会太大了一些?会不会引起省委宣传部那边的……误会?觉得我们搞地方保护,堵塞言路?我的意见是,这件事,还是请您坐镇指挥,把握大方向。具体的工作,交给我们。由我和尚武局长、白鸽部长、洪涛书记,我们几个根据分工去落实。白鸽部长那边,可以加强和我们媒体的沟通,多发正面声音,对冲负面影响;尚武局长集中精力查清事实、内部整肃;我们分头行动,密切配合,尽量把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终拿出一个结果向您和市委汇报。”

郑红旗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维护了于伟正的权威,又提出了更稳妥的操作思路。于伟正并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激荡的情绪明显平复了一些。他靠在椅背上,恢复了平时那种沉稳的状态。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声音平和了许多:“好吧。红旗同志考虑得比较周全。就按你说的办。白鸽同志,这件事毕竟是从宣传口子引发的,就由你牵头总协调,尚武、红旗、洪涛配合。总的原则是,一要正视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二要稳妥处理,依法依规,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再节外生枝;三要尽快消除负面影响!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维护东原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有什么情况,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散会后,于伟正回到办公室,感到一阵头痛。他想了想,把电话打给了正在省城开会的常务副市长王瑞凤。

“瑞凤同志,晚报的报道你看到了吧?”于伟正问。

“于书记,我正想给您打电话汇报。这事我已经知道了,也托人问了一下晚报那边。但报纸已经发行,影响造成了。那边答应后续不再跟踪报道,但已经发行的,没办法了。这件事我已经委托秘书长那边帮忙了解了一下情况,也表达了我们市里的关切。但是秘书长也坦言,报纸一旦发行,那就是覆水难收,影响已经扩散出去了。这事儿啊,恐怕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完全消除影响。现在关键就看,其他外省的报纸会不会跟风追踪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