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节目热播,墨南歌的徒弟们迎来了人生的分水岭。
那些早早独立开店、摆摊的徒弟,生意一夜爆红。
曾经门可罗雀的小店,如今排起长龙。
有个在巷口卖担担面的徒弟,一天之内接待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食客,收入直接翻了一百倍,拮据的家庭瞬间跃升小康。
而在高级餐厅打工的徒弟更是成了香饽饽,主厨们争相讨好,只盼能偷学一招半式。
有个在五星酒店工作的徒弟,竟被老板直接提拔为行政副总厨,工资翻了五倍。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名利,也带来了隐患。
某家由墨南歌徒弟主理的餐厅,因生意太过火爆,开始偷工减料。
招牌菜的品质直线下滑,老食客们大失所望,差评如潮水般涌来。
就在美食博主们忧心忡忡之际,墨南歌发布了新规:所有在外开店的弟子,每月必须回总店参加晋级考试。
不合格者,立即摘掉“墨氏传人”招牌。
消息一出,餐饮界哗然。
这番铁腕整顿,让所有徒弟警醒。
自此,再无人敢懈怠。
各家餐厅的菜品质量不降反升,甚至更加精进。
美食博主们惊喜地发现,这些餐厅每个月都在进步。
“这才配得上墨南歌徒弟这个名号!”一位资深美食博主在测评视频中感叹,“严师出高徒,古人诚不我欺!”
……
墨南歌的辉煌成就,让墨建国这个做父亲的,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甜占了九成九,剩下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大概就是感慨自己真的老了吧。
想当年,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儿子能老老实实接手家里的洲际饭店,把这招牌稳稳当当地传下去。
为此,他没少跟小时候墨南歌斗智斗勇,威逼利诱,什么招都使过。
在他都要放弃的时候,谁能想到,这臭小子不鸣则已,一鸣直接冲上了九重天,成了名震天下的厨神。
最后,更是登上了国宴的殿堂。
因为“厨神墨南歌之父”这个名头,洲际饭店彻底火了。
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能从门口排到两条街外,不只是为了品尝传闻中“厨神启蒙之地”的家常风味,更是想看看会不会遇上厨神。
饭店的营业额翻着跟头往上涨,招牌擦得锃亮。
按理说,墨建国早该功成身退,享清福去了。
可问题就出在他那个太过出色的儿子身上——墨南歌一心钻研他的厨艺巅峰。
不是在做国宴,就是满世界飞着去做什么美食文化交流……
自家的洲际饭店,他压根没空,或者说,根本没想过要接手。
他儿子是这么说的,“您还没老呢,我还想多吃几年你的菜。”
于是,墨建国就陷入了一个“甜蜜的烦恼”里。
只能库库干,好好管理。
结果这一管,就管到了头发花白,管到了腰板不再挺直。
虽然早就挥不动大勺亲自上灶了,但那威严还在。
只要他眼神一扫,后厨的小年轻们个个噤若寒蝉。
“老爷子,您就歇歇吧,有我们呢。”经理和主厨都劝他。
墨建国总是眼睛一瞪:“我自己的店,我不看着谁看着?那臭小子是指望不上了!”
语气里满是埋怨,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份无人能及的骄傲。
是啊,他的儿子是墨南歌,是给中国顶尖厨师,给他挣了天大脸面的墨南歌。
这摊子,他得替儿子守着。
虽然儿子总说,让他的徒弟来管理,让他好好退休。
可是他想到儿子都是国宴的主厨,他也不能差!
起码不能让闻名上门的食客败兴而归。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连炒锅都端不稳了,手抖得连盐都撒不均匀,才终于叹了口气,意识到岁月真的不饶人。
他把饭店交给了精心挑选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千叮万嘱:“招牌不能倒,味道不能变。这可是……那小子可喜欢我的菜。”
彻底闲下来的墨建国,最爱干的事就是坐在摇椅上,翻看那些厚厚的剪报集。
里面全是关于墨南歌的报道:夺冠、入选国宴、国际获奖、和他国领导握手……
每一篇他都看了无数遍,边角都磨得发毛了。
偶尔,墨南歌从繁忙中抽身回家。
有时候看到老头子戴着老花镜对着那些报道出神。
他便会难得地放软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揶揄道:“老头子,你儿子我的厉害,你还没看够?”
墨建国总会哼一声,合上剪报本,嘴硬道:“我是看看你有没有给我丢人!”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父子二人身上,安静而温暖。
洲际饭店终究还是交到墨南歌手里,它因为墨南歌,又成为了一个传奇的注脚。
而墨建国作为墨南歌这个“厨神”的父亲,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或许不是经营了一家多么成功的饭店
而是养出了一个能让中国美食闪耀世界的儿子。
这份骄傲,足以平和岁月带来的酸涩,让墨建国的人生,圆满又温馨的落幕。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