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 第601章 婚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1章 婚事(1 / 2)

此时烈日当空,天蓝得发白,仿佛被烤褪了色。

青石板铺就的御道飘着一层颤动的透明热气,竖起蒸腾,柳枝蔫蔫地垂着,叶子卷了边,活像被火燎过的纸。知了在树荫里嘶叫,一声叠着一声,吵得人头疼。

青石板路晒得滚烫,路人尽皆躲在墙角阴凉处绕着走,便是马车里的杨氏和武如意也热的满头汗,不住挥动汗巾扇凉。

若说长安城中哪处金玉阁的首饰最好,除了西市的九凤衔珠阁,料来再无别家可堪相比。

杨氏将此番女儿与贺兰家结亲视作扬眉吐气,重返勋贵之列的契机,很是舍得花钱,只务必要将这婚事办的漂亮,断不能被人小瞧,丢了亡夫应国公的体面。

武如意却对这事兴致缺缺,数次开口相劝,怎奈何杨氏起了牛心左性,硬要成了此事!

那贺兰氏乃鲜卑出身,其先祖贺兰讷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元舅,这才得授贺兰酋长、尚书令之职。

虽日渐得势,家底雄厚,却终究不是世家所容,氏族志上无名,北魏一朝后便日渐落寞,寂寂无名。

及至本朝,贺兰安石之父贺兰师仁因襄助高祖李渊起事之功,得封应山公之爵,授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之职。

若武士彟还在世,以他应国公的爵位,这桩婚事还称得上是门当户对。

可武士彟早逝,一应爵位家私也都落在两位异母兄长手里,而杨氏为继子所不容,携女而归也并非什么秘密,贺兰家求娶武明则,所求为何?

这便与贺兰安石之从父贺兰淹有些干系。

所谓从父,却与叔父、伯父不同,指称祖父亲兄弟之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贺兰淹领左肆府车骑将军之职,这官职乃是从三品,光是左肆府内,便有从二品的上将军、正三品大将军压着不说,还有三位平级武将轮掌兵权。

按理说,贺兰淹一非秦王府中旧人,二非开国功勋之后,官至三品已是侥幸。

这其中多少有其堂兄--应山公贺兰师仁出面担保,不然以他的出身资历,能入左肆府做个参军郎将就该偷笑了。

大唐军务较隋朝更为完备,府兵为基本的常备军,城中有隶属于皇帝的十二卫和皇太子的东宫六率。每卫设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将军四人,每率设主率一人、副率二人。

左右卫掌宫禁宿卫,总辖五府三卫,负责皇城及宫禁的日常宿卫诸事,掌管全国府兵名籍及调发事务,平时也兼职京畿地区防务,与左右骑卫、左右武卫并称\"六率\"。完全独立于尚书省兵部,直属皇帝管辖,不必经尚书省呈报。

太宗整顿府兵,十二卫各领四十至六十府。各府因地立称,分别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为一千二百人,中府为一千人,下府为八百人。

战时经皇帝任命,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只如此一来,贺兰淹的身份就有些敏感。

左肆府车骑将军终归是高层将领,若是他夺权起事,凭着宿卫特权,只怕是兵临门外才会被察觉。

既是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牵线,只怕任谁都会往这阴私处想。

又兼齐王李佑之事闹出好大动静,时局诡谲,如意唯恐长姐所托非人,每每想来便心忧不已,哪里有心思凑这热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