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来也不着急往外放,等啥时候政策明了,啥时候能真赚到钱了,再把片子拿出来。这样一来,不管以后是和电视台合作,还是别的路子,都能做到有备无患,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
杨明这番话听得郑小龙心里直犯嘀咕,字句间裹着层雾,真真假假掺在一起,让人摸不准到底有几分实在。
其实杨明心里清楚,眼下这行情,根本不是个人单打独斗拍剧好时候。
先不说剧本打磨、剧组搭建这些前期功夫,单是那一道道审核批文就够磨人的。
从题材报备到内容审查,每一步都得跟着规矩走,半点差池都容不得。
等成片之后,怎么跟电视台谈合作、走哪种交换模式,这里头门道很深,牵扯着一堆复杂事儿,压根不是私人能扛得下来、玩得转的。
郑小龙对他的话半信半疑,他知道杨明手里不缺钱。况且旗下杂志社本就设着影视部门,虽说以前没怎么大张旗鼓地做过剧,但保不齐人家早就暗地里铺路了。
说不定团队早就搭好了,甚至连选题方向都琢磨了许久,现在说要拍剧,未必是一时兴起,反倒像是蓄谋已久的动作。
一直闷头坐着,没怎么搭话的大刚子,这时终于按捺不住了,望着杨明开口问道:“杨老板,听您这意思,是真打算动手拍剧了?那您心里有没有谱,先拍哪部小说起步?还有,对应的剧本现在成型了没?”
杨明微笑道:“我想着先从短篇入手,权当练练手,省得一上来就搞长篇栽了跟头。正好王哥那部《过把瘾》篇幅合适,故事也扎实,就打算先拍这部。剧本确实已经在琢磨了,不过还没到成型地步,还得再磨磨细节。
剧本这事儿我倒不担心,你也知道,杂志社最近不算忙,不少编辑手头都空着,让他们抽时间把小说改成剧本,那是手拿把攥的事儿,不算难。”
“啊?您……您也要拍这部小说啊?”大刚子一听这话,眼睛瞬间睁大:“这……这可如何是好?”
他也早就看中了《过把瘾》,觉得这部小说篇幅短、改编难度小,正打算把王朔另一部不长不短作品跟它揉到一起,凑成一部完整的剧集。
为了这事儿,他私下里已经琢磨剧本好一阵子了,连人物设定、情节取舍都有了初步想法,眼看就要有眉目,怎么也没想到会被杨明先一步提出来。
眼见自己惦记许久的事儿要黄,大刚子下意识把无助目光投向身旁的郑小龙,盼着郑小龙能说句话,缓和眼下这局面,哪怕让杨明再斟酌斟酌也好。
郑小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一副无动于衷模样,半点要开口意思都没有。这一下,大刚子坐卧不宁,心里更急了,却偏偏不知道该怎么再开口。
其实郑小龙看似平静,心里却一直在飞快地盘算着。刚才他跟杨明聊的那些话,看似坦诚,实则也跟杨明一样,虚虚实实掺着真真假假,没把底全交出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