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批火器一旦投入战场,无论胜负,他都再也无法置身事外。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军器监的监正王大人:“李公子,你这改良的火器,若是真能打赢辽人,你可就是朝廷的功臣了!”
李正华转过身,拱手道:“王大人言重了,能否打赢,还要看前线将士的调度。晚辈只是做了些技术上的改进,算不得什么。”
他刻意弱化自己的作用,王大人却笑了笑,没再多说——军器监上下谁不知道,若不是李正华带来的“三段锻造法”“镗孔工艺”,这些火器根本造不出来,更别提威力提升三成。
回到静云府时,已是深夜。李正文和张萧正在客厅等候,桌上摆着刚温好的茶水。“大哥,火器送走了?”李正文连忙起身,脸上满是担忧,“听说辽人骑兵厉害,咱们的火炮真能管用吗?”
“应该能。”李正华坐下,喝了口热茶,“改良后的火炮射程比之前远五十步,炮弹加了破甲尖,对付骑兵的重甲应该有效。火枪的装弹速度也快了些,若是排成阵列,能形成火力网。”
张萧放下茶杯,语气带着几分兴奋:“正华兄,现在国子监里都在传,说军器监造出了‘神兵’,要是真能打赢辽人,你可就出名了!我听先生说,圣上最近几次朝会,都提到了军器监的火器,对你很是关注。”
李正华眉头微蹙:“关注未必是好事。张萧,你在国子监,少提我的名字,就说火器是军器监众人合力的成果,与我无关。”
他知道,圣上的关注就像双刃剑,既能带来机遇,也能带来灭顶之灾——尤其是他一个商户出身的人,突然在军器方面崭露头角,难免会被人猜忌。
张萧点点头:“我明白,你放心,我不会多嘴。对了,最近国子监的几位博士,都想请你去讲讲‘格物之学’,说你改良火器的法子,很有启发,我都帮你推了。”
“做得好。”李正华松了口气,“现在不是出风头的时候,等边境战事平息,再说其他。”
这一夜,李正华睡得并不安稳。他总能梦到边境的战火,火炮轰鸣,火枪齐射,还有辽人骑兵倒下的身影。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再也无法回头。
半个月后的清晨,开封城还未完全苏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城门方向传来,直奔皇宫。“捷报!边境捷报!”骑士挥舞着手中的文书,声音嘶哑却充满激动,街道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脸上满是期待——边境与辽人交战已有半年,败多胜少,百姓们早已盼着好消息。
御书房内,圣上正看着奏折,李德孝匆匆跑进来,手里捧着捷报,声音颤抖:“陛下!边境捷报!刘将军率军在雁门关外大败辽人,斩杀辽将三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战马千匹!”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