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回huí乡xiānɡ偶ǒu书sh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回huí乡xiānɡ偶ǒu书shū(1 / 2)

唐tánɡ·贺hè知zhī章zhānɡ

少shào小xiǎo离lí家jiā老lǎo大dà回huí,

乡xiānɡ音yīn无wú改ɡǎi鬓bìn毛áo衰shuāi。

儿ér童tónɡ相xiānɡ见jiàn不bù相xiānɡ识shí,

笑xiào问wèn客kè从ɡ何hé处chù来lái。

诗文大意

少时离家园,暮年归故里,

乡音虽未改,鬓发却已稀。

孩童一见面,不知我是谁,

笑着问客人:您来自何地?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诗人的家乡在江南越州,他三十多岁北上参加科举考试,不仅考取了进士,还高中状元。从此他一直在外任官,竟然就这样过了五十年。到了晚年,诗人虽身居高位,得到皇帝的信任,但“叶落归根”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

八十六岁时,他终于辞官,启程返乡。诗人一路奔波,在一个春日,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这里的孩子见到他觉得非常好奇,有胆大的就问他:“客人,您从哪里来?要找谁呢?”看着天真的孩子,诗人更觉得唏嘘,一生时光,恍然如梦,自己也曾是生活在这里的天真孩童,如今垂垂老矣才重归故园,却被当成外乡来客。

诗人把这个场景写成小诗,抒发心中无限感慨……

细品词句

题目中“偶书”的意思是:偶有所遇,而书写成诗。因此,这首诗写的就是回乡所遇。

诗的前两句讲述“回乡”。

首句平直叙事,讲述自己少年离家,如今年岁已老才回归。“少小”与“老大”形成了巨大的时间跨度,了解诗人的经历之后,才知道这一别竟然是五十年!其间有多少人生经历与悲欢离合?诗人有多少次会想到家乡、思念故人?难以言说,令人唏嘘。

第二句承接第一句,描述已经“老大”的诗人如今的境况。“乡音无改”与“鬓毛衰”相互对比映照,“乡音无改”承接“少小离家”,寄托着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与思念,虽然“少小”时就离开了,但这种乡情可谓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而“鬓毛衰”承接着“老大回”,如今的诗人已是年老体衰、鬓发稀疏。诗人借这两相对照抒发无限感慨,既有归来太晚的遗憾,又有终于“叶落归根”的一丝欣慰。

后两句描述“偶有所遇”,记录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

到了家乡,先遇到一些孩子,在他们看来诗人是陌生的“来客”,当然不相识。胆子大的孩子来问:“客人,您从何处来呢?”这个场面生动风趣,孩子们也是天真活泼,但思量之下,却发现其中蕴藏着无数思绪:

这个画面中的人物对比强烈,一方是生机勃勃、不谙世事的孩子,另一方是垂垂暮年、历尽沧桑的老人,七八十年以前,在同样的地方,诗人也曾是一个孩子,也曾是此地的主人,而如今孩子却称他为客人、问他从何处来……这时间的流转、生命的更迭,实在令人感叹。这是一个多难答的问题啊!诗人该如何回答呢?说自己本就来自此处,还是说自己来自京城?这首诗在这有问无答之时结束,留下弦外之音,让读者品味、思量。

贺知章性格诙谐洒脱,在这首诗中虽然寄托了无限感慨,却以平实幽默、生活化的语言冲淡了哀伤之感,情感含蓄,耐人寻味。

故园之思、乡土之情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非常独特的情感,这也是贺知章八十六岁时谢绝皇帝和朋友们的挽留、执意返回家乡的原因。

讲个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