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塞sài下xià曲q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塞sài下xià曲qǔ(1 / 2)

唐tánɡ·卢lú纶lún

月yuè黑hēi雁yàn飞fēi高ɡāo,

单于yú夜yè遁dùn逃táo。

欲yù将jiānɡ轻qīnɡ骑jì逐zhú,

大dà雪xuě满ǎn弓ɡōnɡ刀dāo。

诗文大意

黑暗中大雁惊飞云霄,

单于要趁着夜色奔逃。

轻骑将士准备去追击,

哪怕大雪已落满弓刀。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边塞战场,月黑风高之夜。敌我两方军队正在对峙,突然,大雁慌乱振翅、鸣叫着冲上云霄,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敌人的单于要趁黑夜逃走了!”机警的将士凭着大雁惊飞做出了判断。

当然不能让单于轻松逃脱,将军一声令下,精锐的轻骑兵立刻集结。大雪悄然落下,落满将士的弓和刀,但他们毫不在意,充满信心地准备出发追敌。

——这情节也许是出自诗人的想象,但他确实曾从军出塞,对边塞战场有着真切的了解。

细品词句

这首诗是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组诗中的第三首,这位“张仆射”很可能是中唐名臣、名将张建封。张建封慷慨尚武、战功赫赫,本身也是一位诗人。卢纶本人也曾从军,因此他给这位“张仆射”的唱和诗雄壮豪放,充满英雄气概。

诗的前两句写“敌逃”。

第一句虽然也是写环境,却没有其他诗歌那种铺垫和预热,直接切入战场紧张的气氛。“月黑”自然是静的,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肃杀紧张,为敌逃、我追做好了渲染。“雁飞高”,一下就动了起来,因为黑、静,大雁惊飞的声音如惊雷炸响,战场局势瞬息变化。

第二句紧接首句,大雁惊飞瞬间,我方将士立即做出判断:敌人的单于要趁夜逃跑了!寥寥几个字隐含了许多内容:我方将士机警、敏锐、极有战斗经验,一听到雁飞立刻就做出判断和反应。同时,我方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对取胜充满信心,因此能确认:是敌人首领要逃跑。“遁逃”体现出诗人用字之精,“遁”除了逃避,还有隐藏、消失的意思,准确地点明单于要在黑夜的掩护下悄然逃走、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

后两句写“我追”。

发现单于要逃,我方将士立即做出了决策,但第三句没写追击的过程,而是写追兵将发未发的瞬间,整首诗的节奏突然“缓”了一下,表现出将士们对“敌逃”早已做好准备,胸有成竹。“欲将”说明追击的军士正要出发,“轻骑”说明人数不多,也不需要很多装备,是行动迅猛的轻骑兵。追敌当然要够快,这表现出诗人对战场的了解,同时也表现出将士对取胜的信心。

第四句更是绝妙,在“缓”的基础上竟然“静”了下来。将士们集结这一刻,大雪已经落在他们的弓刀之上,可以想象,人的身上、马的身上同样落满了雪。他们军容严整排好队列,一言不发、一动不动,马上就要出发。我们常见古诗“以动写静”,这句却是“以静写动”,就像紧张的电影情节中,突然出现一个定格画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出色的弓箭手,他拉满了弓准备射箭,大雪落在箭上、身上,他却稳如泰山、不为所动……我们必然相信:这支箭射出后会石破天惊、一击即中。诗中将要出发的将士,就如同将要射出的箭。

全诗二十个字,抓住战场的一个瞬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