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古诗词超有趣(全六册)> 浪lànɡ淘táo沙shā(其qí七q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浪lànɡ淘táo沙shā(其qí七qī)(1 / 2)

唐tánɡ·刘liú禹yǔ锡xī

八bā月yuè涛tāo声shēnɡ吼hǒu地dì来lái,

头tóu高ɡāo数shù丈zhànɡ触chù山shān回huí。

须xū臾yú却què入rù海hǎi门én去qù,

卷juǎn起qǐ沙shā堆duī似sì雪xuě堆duī。

诗文大意

八月的江潮震撼大地怒吼而来,

数丈高的潮头碰撞山崖后转回。

片刻间便回归到江海相连之处,

只留下卷起的沙堆如座座雪堆。

三步精读

主观感受

朗诵古诗,用三个词写下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觉: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身临其境

八月中秋之后,诗人在海宁江畔观赏“天下奇观”钱塘江潮。还未看到潮水,他就听到了震撼大地的涛声,高达数丈的潮头滚滚而来,大潮碰撞到江岸的山石激起巨浪,然后掉转回头,形成“回头潮”,片刻就消失在江海相连的地方。大潮退去,被潮水卷来的沙子形成一个个沙丘,在日光的照耀下莹白如雪……

壮观的钱塘江潮让诗人感到震撼,他心潮澎湃地吟诵出这首诗,记录江潮来去的过程,歌咏大自然的雄奇壮美。

细品词句

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潮蔚为壮观,海宁盐官镇是观潮的最佳处。江潮不同于其他自然景观,是动态的过程,来如迅雷,去似奔马,震天动地,又转瞬即逝。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却如实记录了潮起潮退的完整过程,刻画出江潮雄壮汹涌的气势,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前两句写的是大潮涌来时的景象。第一句先写声音,未见潮水、先闻涛声,“吼地来”三字刻画出大潮如万马奔腾的声势,只有令天地色变的咆哮嘶吼才能形容这涛声;涛声由远及近,汹涌而来,整个大地都随之震颤,可以说是“先声夺人”。第二句描写潮头涌至的画面,潮水的气势达到顶点,足有数丈高,迎头撞在堤岸山崖上,瞬间腾起巨浪,这是何等的气势!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般地向东回奔,正是著名的“回头潮”。

后两句写的是大潮退去的景象。《海宁县志》中记载,钱塘江口处有两座山,其南名龛,其北名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这就是“海门”。第三句的“须臾”表示“片刻之间”,潮水来时迅猛澎湃,去时也毫不拖沓,不过片刻就消失在江海连接的“海门”。人们还沉浸在它惊天动地的气势中,它却已消失不见。第四句由动转静,收束全诗。潮水退去,被潮水裹挟而来的白沙却留在此处。它们聚成一个个沙丘,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莹白的雪堆,静静矗立,似乎在无声地证明着江潮移山倒海的力量,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余韵无穷。

这首诗紧凑凝练,不事雕琢,几乎是“直来直去”,充满豪壮雄奇的气势,不愧是“诗豪”的作品。

讲个故事

“潮神”伍子胥的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