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穿越>生于望族> 分卷阅读4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16(1 / 1)

房一向

讲究礼数,应该不会自打嘴巴吧?

柳复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这样的名门望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儿女资质不一,未必个个出众,但凡有个好的,就该仔细教养,日后安排一门好亲事,也能给家族添个助力。若是巳嫁之女,夫婿死了要守寡,倒也罢了,还能得一个贞洁名声,给娘家增光,但未出阁的女儿便是守到死,也睁不回一个贞节牌坊,顶多是在乡间名声好些罢了,平白浪费了一个联姻的好人过,得不偿失。他若是顾家族长,断不会做此蠢事。所谓百年望族,其实族规中多有不会理之处。

不过,他毕竟姓柳不姓顾,顶多是在心里嘲讽几句罢了,倒也不会在妻子面前说她娘家族规的不是。

他清了清嗓子,道:“这件事现在说还大早了,咱们且看眼首要紧。宁哥儿的婚事筹备得如何了?你那二哥二嫂几时才能上京?不会误了吉日吧?”

柳顾氏听了这话,倒有些讪讪的:“婚礼上要用的东西,才得了三成罢了,新房也才开工四五日,哪里有这么快?京里派去平阳送信的人,就算是骑了快马,这时候算来也不过才到平阳,二哥他们还要难备五丫头的陪嫁…老爷,一定要在五月里完婚么?实在是大赶了,再往后延些日子,也是使得的。咱们就这一个儿子,婚礼大过草率……”

“宁哥儿虽是嫡长子,但他还有几个小兄弟呢。”柳复打断了妻子的话,“况且那件丑事也闹得大不堪了,再拖下去,衣长梦多,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变故。倒不如早早办了婚事,绝了后患才好。你瞧瞧他如今那魂不守舍的棋样,若不让他赶紧把媳妇娶回来,万一他又忽然改了主意,闹着要娶你那六侄女,那可怎么办?!”

柳顾氏讷讷地道:“哪儿能啊?这婚事是他自己点了头的,他再糊徐,也不如…”又露出了几分不安:“老爷,我听到府里有人在议论,说,说你急着让宁哥儿娶亲,是想……她偷偷看了丈夫一眼,“是想让五丫头过门后接手家务……

柳复漫不经心地棒起了茶碗:“说起家务,我倒想起一件事来了。首些日子我在外头听说,你那五侄女在侍郎府住着,管家时大过严苛,不但常常数落几个姐妹,连寄住的亲戚家的女孩儿,都受了她的训斥,可是真的?”

柳顾氏一愣,忙道:“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五丫头的性子最是娴静温柔,又怎会是个严苛的人呢?”

”那就最好。”柳复道”,管家严些没什么,但分寸却需把程好,姐妹不睦,未免有不悌的嫌疑,数落客人,更显得不知礼数。你要跟你娘家人打声招呼,让你五侄女赶着还未嫁过来,赶紧把这些坏毛病都给改过来,省得日后给我们家抹黑。”顿了顿,补充一句”,我给宁哥儿改聘这个媳妇,就是看中了她性情娴静稳重,若是连这点好处都没了,传出去,我也要没脸的!”

柳顾氏忙应了,再三保证会提醒娘家人,柳复随即嘱咐了几句闲话,便声称要去书房看会儿书,起身走了。柳顾氏看着他朝白姨娘的院子方向去了,暗暗咬牙切齿,又隐隐党得自己好家忘记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柳家夫妻这番密议,文怡自然是不知情的,她如今安坐侍郎府,却是在偷偷照着李春熙教的款式,在给柳东行做贴身的小甲。这原是事大大从前给李大人做小甲时用的秘法,只用小片的丝絮,再以特别的针法连接起来,贴身穿着,既轻巧,又能在刀枪刺入身体时,减低一点伤害。

文怡那日在李家特地花了半天时间,习得了缝制的针法,回来后便日夜赶制,又因为怕被人发现,每日都让秀竹在门外把守,待一有人来,便赶紧把东西收好。

如此做了大半个月,眼看着快到月底了,方才做好了一件丝甲,又有两双结实的鞋子,并三套便服。她想着东西做得多了,就不方便送出去,便特地严严实实地打了个包袱,正要命人悄悄给羊肝儿胡同送去,却听到秀竹急急来报:“小姐,二老爷和二大大到了,还有……还有我们老夫人也来了!”

文怡一愣,不敢置信地睁大了双眼。

第二百二十八章祖母驾到

文怡赶到正院去的时候,于老夫人也在丫头婆子的簇拥下到了,直接劈头就问蒋氏:“这是怎么回事?我听说你六婶也跟着老两口子来了?”

蒋氏脸上还带着几分惊诧,闻言忙答道:“是,这是东平府才送过来的急信。船已经到那儿了,想着要先捎个信让我们知道,二叔就派了家人快马送信进京。这会子他们坐的船离京城还有两天路程呢。”

文怡听说祖母还未进京,心下有些失望,但也安定了许多。既然还有两天路程,那她就可以事先做些安排,好让祖母到了以后,能够好好休息,舒缓旅途的不适。

于老夫人却显然有别的想法:“老2两口子来得倒快,想必是日夜兼程赶过来的,但他们也太胡闹了,你们六婶那么大的年纪了,又素来体弱,怎么经得起千里奔波?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拦一拦?送信的人在哪儿?赶紧叫来,我要问话”

文怡听着心里有些不大高兴,如果祖母与二伯父二伯母一行走的是陆路,兴许她还要担心祖母的身体会受不住,但走的是水路,祖母又不会晕船,怎么就经不住了呢?如今是温暖的春天,与去年秋冬时节上京的于老夫人不同,祖母的身体不会有受风寒的危险,而且北方的春季跟南方比起来,也略微清爽些,祖母应该会觉得好受点的,因此她顶多就是担心一下祖母是否会觉得劳累,或是不大适应船上的生活而已。

不过于老夫人的话让提醒了她另一件事:祖母怎会平白无故上京来?如今要出嫁的是长房的文娴,卢老夫人身为六房的长辈,不一定要上京参加婚礼的,加上家中嗣子年纪又还小……文怡开始猜想,会不会是自己的婚事拖到月初方才定下,让祖母她老人家对长房产生了不满?又想到东行如今出征在即,祖母也不知道听说了没有……她暗暗叹了口气,向于老夫人与蒋氏行过礼,便默默退到一边去了。

于老夫人用有些复杂的目光看了看文怡,随即便盯紧了儿媳蒋氏,蒋氏只好让人把那报信的家丁重新叫回来,让他再重复一次二老爷交待的话。于老夫人却还觉得不足,硬要他把自己知道的详情通通说一遍。

那家丁道:“二老爷是三月初三得的信,正巧是上巳节,二老爷在朋友家里吃酒,听到二太太传信,立时就赶回家里了,接着又忙着收拾东西。五小姐的陪嫁有大半是早就备下了的,只是先前二太太留下来的妆奁,有几样产业是在外地的,一时半会儿收拢不齐,二太太便从自己的陪嫁里拿了些东西出来补上,凑齐了一份嫁妆,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