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穿越>生于望族> 分卷阅读18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86(1 / 1)

厚道些,又怎会吃这么大的亏?!忠言逆耳,你不爱听就算了!”说罢起身就要走。

文慧忙拦住她,又是咬牙,又是跺脚:“你真真是气死我了!看来你们相处的时日要比我更久,所以你才处处为她们说话!你怎的就不为我想想?十丫头那些话难道就不难听么?!为何你只让我谅解她,却不去劝她谅解我?!”

文怡愣了愣,心下倒有几分愧意:“不是我不劝她……她能知道什么呢?不论是她,还是五姐姐,在家里是个什么境况,你不知道么?她们是真的有心无力……不象我,在家倒可做一半的主儿……”

文慧愣了愣,想起文娴文娟两人,一个是有后娘,一个是有嫡母,便有些讪讪的。

房中一阵沉默,文怡有些不自在地扯开了话题:“六姐姐方才说……七哥不愿意回京?是因为什么缘故?”

文慧撇撇嘴:“谁知道呢?问他他也不肯说!不过我看他呀,八成是因为脸上留了疤痕,才不肯回去,生怕叫人笑话!他从小儿就是这样,且慢慢劝吧。”

文怡问:“没有管用的药么?王老太医前些时候隔几日就到你们家来一趟,我不信连他都没法子!”

文慧道:“那老头子不过是名头响亮,其实没什么真本事!小七吃了他几个月的药,脸上的痛了也没消去。倒是先前柳东宁那个哥哥送过他一匣子药膏,还管用些。只是药已经用完了,那人又在京城忙着考武举,哪里有空为他配?小七这才闹了别扭!”

文怡顿时心跳得飞快:“你说谁?谁考武举了?!”

第一百零二章祖孙探病(三)

“文慧没听出文怡神色才异,浑不在意地答道:“就是他那个哥哥,叫什么柳东行的!上回跟着三姑姑和柳东宁一抉儿来过咱们家的,你怎么忘了?”说罢忽然记起一件事,便抿嘴偷笑:“说来你跟他还差点儿订了亲呢,你连这样的大事都忘了么?”看向文怡的目光中便带了几分打趣。

文抬干笑几声,支晤道:“你忽然捉起,我一时没想起他来……只是他出身恒安柳氏,是书香人家子弟,怎的忽然跑去考武举了?不知是否考中?”她与柳东行早在几个月前便断了联系,竟对此事一无所知,但仔细回想,以他的脾气,倒还真有这么做的可能。

文慧随手拣了块点心,漫不经心地道:“听说是考中了武举人,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子,竟然得了军中大人物的椎荐,不必回乡,直接就在京里考,柳家上下无一人知逍。

后来中举名单出来了,柳家人才晓得他去考了武举,听说把柳姑父气得不轻呢!三姑母到我家去找母亲说话时,还曾骂了他一顿,说他胡作非为。难怪他们这样生气,柳家从来都是书香传宗的,忽然跑出个舞刀弄枪的武人来,不是叫人笑话么?”

文怡心中冷笑,自然明白柳姑父和三姑母为何要生气,不过是担心柳东行从此脱离了柳家桎梏,声名鹊起,会对他们不利么?她现在倒明白柳东行这么做的用意了,不管是行商还是行医,都没法让柳东行彻底摆脱二房的控制,倒不如结交几位军中将领,获得他们的赏识,然后参加武举,只要得了功名,他在族中行事便少了几分领忌,而柳姑父官位再高,也只是文官,无力插手武事,也没法拦着他在军中出头。

只要他争气,将来无论是夺回柳氏宗长之位,还是分家另立,都有了希望。

文怡暗暗为柳东行这一计叫好,只是想到他不过十八岁年纪,就中了武举,若是日后再中了武进士,便是正牌子武官了,是否要上战场呢?!虽然眼下边疆还算太平,可依据她重生前的记忆,再过大半年,边疆便会有大战了,接下来几年,年年都有些大大小小的乱子,直到新君登基的第二年年末,方才稍稍平定下来。若柳东行参军,想要出人头地,是一定要上战场的。文怡立时又为他担心起来。

w?a?n?g?址?发?B?u?Y?e??????????e?n?Ⅱ??????5????????

文慧没注意到文怡的沉默,犹在那里嘟嚷:“我听说他功课不好,可又听说他在康城书院读了几年书——康城书院不是只收才学出众的学子么?这些传言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呀?!——不过既然人人都说他功课一般,可见他考文举是没有出头机会的了。他还算才把子力气,又会点儿武艺,敢去考武举,倒是个有胆气的,不会死心眼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比他弟弟可强当了!柳东宁除了嘴上功夫利害,会作点诗呀词的,还才什么本事?偏柳姑父与三姑母都只会宠着他,倒说柳东行不好!”

文怡醒过神来,勉强笑了笑,带着几分私心,谨慎地探她口风:“六姐姐这是怎么了?你与柳表哥不是很要好么?记得他在这里做客时,对姐姐可是千依百顺的,那天族人相聚,要处置姐姐,他还曾帮你辩解过呢!”

文慧一听便析眉直竖:“哪个跟他要好了?!我呸!一个绣花枕头,只会说甜言蜜语哄人的,事到临头就不顶事了。原是我有眼无珠,只当他是个有才又待人有礼的,没想到他那般无用!”越想越气,便跟文怡诉起了苦:“九妹妹,你不知道,那日我一时不慎,把小七气跑了,知道他不见后,我急得不行,到处去找他。那柳东宁一再安慰我,说小七断不可能偷跑出去的,又说会帮我找小七回来。结果呢?他做了什么?!我跟小七在外遇险,救我们的可是景诚表哥!”

文怡心道救你们的不是柳东行么?她分明听人说起,当时救人的应该是柳东行与东平王世子,只不过有两房族人一昧捧高后者,只是文慧作为目击者,理应请楚内情才是,此时此刻听她所言,莫非是忘了这件事?虽然文怡心里有些为柳东行不值,但也暗暗和了口气。

文慧还在那里抱怨:“后来族人来寻晦气,柳东宁要为我说好话,那他就说吧,为何还要把小七把下水?!为了这件事,小七一直在生我的气,直到我去庵里,他都没理我一理。昨儿晚上我回来时,特地去看他,他虽然肯跟我说话了,但也不象往常那般亲近了。这都是柳东宁害的,若不是他走得快,我定要好生教训他一顿!”

文怡垂下眼帘,小心地道:“若他果然是这样的人,那就不值得相交了。六姐姐也不必与他生气,七哥是你亲弟,便是有再大的气,时间长了,也就好了。”

“这话说得是。”文慧笑道,“小七从小脾气就大,但跟我是极要好的。这回若不是我被送去庵里住了几个月,早就跟他和好了!小七最爱吃卤鸭脖子,还讲究什么味正肉香,真真嘴刁!我早叫人去城里买了,回头我亲自收拾了给他送去,他一定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