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光阴之中
虽然陆神没有把话说完。
但苏尝已经明白为什么当初人道轮迴没有建立成功。
对中土学宫而言,用一句话概括此事,那就是“浩然可以没有发展,但不能没有儒家”。
对此並不意外的苏尝,撇撇嘴继续问道,
“那陆老先生知不知道当初礼圣对人道轮迴有什么规划”
他准备参考一下对方的思路,儒家因为顾忌重重而做不成的事情,他未必不行。
似乎觉得自己刚才说的有些过界了,陆神连忙找补似的回道,
“那位曾经的小夫子,也就是如今的礼圣,在放弃之前,做了一些实际性的尝试。
比如三山九侯先生,就是在礼圣的邀请下才愿意重新出山的。
而为了配合礼圣重订阴司天条,三山九侯立下那块“太平寰宇斩痴顽”的碑,专门用来针对天下逾矩的鬼仙,镇压阴冥气运。”
刻有阴司天条的石碑嘛
確实挺有用的,自己鄯都小天地就缺少这样的定海神针。
自己是不是该和三山九侯先生接触一下问问能不能仿刻一个或者乾脆把原版挪进去
陆神不知道苏尝在想什么,自顾自继续说道“而且在这期间,礼圣还选中了一位阴司之主候选,此人原本是位扶摇洲的得道君主,名为姑苏。
他还有位有希望一统中土神州,有望成为人道之君的哥哥。
按照礼圣的想法,便是由这位人道之君执掌阳间,將浩然九州全部纳入大一统之中,
集万民愿力於一朝一人。
联合在自己的劝说下,放弃人身,转为鬼仙,准备入主鄯都的姑苏,实现阴阳两界平衡。
此举若是成功,鼎盛的人道王朝气运,加上授顺的地府阴冥,估计浩然就已是另一副天地了。”
说到这陆神幽幽嘆了口气因为事实就是礼圣终究未能做到请出三山九侯时的承诺。
最终那个人道之主候选人的王朝覆灭。
变成了鬼仙的姑苏,也未能入主阴司,至今下落不明。
虽然阴司之主的位置上依旧缺人,对自己是件好事。
但是苏尝同样忍不住嘆了口气。
因为他想起了白泽。
后者也是被礼圣请出山,听信对方要建立人妖共存的世界的承诺。
结果画了对付妖族的搜山图后,就被“请”入雄镇楼,等了几千年也没有看见期待的世界出现。
所以此刻苏尝愈发能理解一件事。
那就是为何在原歷史蛮荒入侵的初期,
浩然一个个非儒家一派的顶级战力寧愿窝在家里,个个隱居。
也不愿意接受儒家祭酒和副教主的邀请出山了。
估计是都清楚了浩然儒家喜欢白人出力,画饼后转头又食言,而且从不善后的德性。
手持仙剑的白也,就是吃了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亏的典型。
明知陷阱,也去赴约,一人独战八王座,最后剑断人转世。
若是真的需要他做如此牺牲,说起了倒也是个悲壮但又不失豪气的下场。
但隨著两座天下的底牌一个个揭开。
所有明眼人都发现一件事。
那就是只要儒家肯发力,浩然这边其实怎么打都能贏蛮荒。
只是儒家觉得人心向下,需要通过几洲陆沉的教训。
让浩然天下的百姓明白生活在儒家统治下。
被一群好人和好夫子们治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才搞出放敌入关的“奇谋”。
也才造就了那些经典的话,“世上没有那么多天经地义”、“天下欠这些好人的”、“祝你们永生永世都在书简湖”。
统治浩然是儒家的权利,但人心向下、出现书简湖这种地方、支援剑气长城、御敌於大门外都不是儒家的责任。
並且最终打贏了是儒家一脉劳苦功高,力挽天倾。
属实是把切割玩明白了。
陆神看苏尝陷入沉思,还以少年是在怀疑自己说的这些事情的真假。
於是他便自露了一下家底“自方柱山倒塌后,阴阳家陆氏便有了个极为隱蔽的职责。
那就是负责辅佐鄯都,使人处阳明,令鬼处幽暗,最终幽明异路,双方各不相犯。
某种意义上来说,陆家继承了青君的一部分责任和遗產。”
苏尝闻言挑了挑眉,“那你们和青君还有联繫吗”
少年是想通过青君找到三山九侯。
陆神苦笑一声,不说话。
一旁的封姨可没饶过他,
“说是继承,其实就是捡了人家的东西。
遇见人家原主,是还,还是不还所以他根本没跟,也不敢与青君见面。”
陆神被嘻的说不出话来。
封姨和了一口酒,对苏尝轻声说道“其实原本驪珠小镇里就有一位三山九侯的弟子。
桃叶巷的魏本源的前身,道士王是,跟那位曾经执掌大权的方柱山青君,都是三山九侯先生的弟子。
不过此时他应该还没醒悟前身。
所以我建议你找他的师兄卢岳,也就是如今的大剑仙白裳。”
苏尝点点头,“谢谢封姨提醒。”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