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不逾规矩茅小冬
苏尝让几个孩子坐上高镇带来的马车。
自己则骑上一匹备用马,与这位大隋皇子一起同行。
高稹对身边的这位青衫少年充满了好奇,几次欲言又止想要问一问有关对方的一些传闻是不是真的。
但是碍於才初识不久,他终究是把那些话憋回了肚子里。
苏尝警了一眼这个大隋皇子,率先开口问道,
“高煊最近怎么样”
想起自己那位曾在驪珠洞天冒充自己,又被眼前青衫少年揭破身份而狠狠羞辱了一番的太子哥哥。
高稹忍住笑,小声道,
“前些日子,我这位哥哥惹的一位仇家少女,带著一位別洲剑仙,直接从天而降找到了他。”
说到这,这位大隋皇子左顾右盼了一下后,才继续低语道,
“我哥哥他现在还在东宫养伤,暂时不得出来。
所以原本应该是他来接诸位齐先生学生的差事,就落到了我身上。”
看著幸灾乐祸、兄友弟恭的高稹,苏尝觉得那位大隋皇帝的日子想必也不是特別好过。
接下来一路上,高稹都尝试著跟青衫少年搭话,释放善意。
一是他实在好奇对方的那些传闻真假。
二是因为对方身为齐先生最亲近学生的身份。
上至大隋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一件事。
从大驪搬迁到大隋的新山崖书院,有无齐静春,几乎是两座山崖书院。
如今山主齐静春已经逝去。
那么有无齐静春的嫡传弟子“坐镇”书院,为新书院的正统背书,就成了重中之重。
所以苏尝一行人的到来,就如雪中送炭一般。
在高稹来之前,他的父亲,那个大隋皇帝就告诉他对於这群学子如何礼仪隆重、亲近拉拢都不过分。
尤其是那个锋芒已显的苏尝。
不过令这位临时取代自己太子哥哥办此要事的高有些失望的是。
那个青衫少年对他想要交好的意向反应很平淡。
只是询问了他新书院的如今人事安排与一桩已经过去很久的陈年旧事。
苏尝听闻那个曾陷害嫁衣女鬼心仪之人的大隋读书人。
从观湖书院归返,便普升为新山崖书院的副山主之一的事情后,便未再多言一句。
有些话,他想要在见到茅小冬之后再说。
大隋皇子高稹带著二十余骑御林军,护卫著两辆载著齐静春学生的马车,迅速的穿过重重关隘。
最后进入了大隋的京城。
车上的李槐时不时掀开帘子看一看沿路的景象。
道路两边逐渐密集的人群所投向马车的视线,充满了小男孩看不懂的敬畏和美慕。
李槐在恍愧间都觉得自己像是被当成了菩萨供奉起来。
不过一开始他觉得很新鲜很好玩,可是越往城中心走人越多,李槐就越来越不自在。
最后他不得不放下帘子,因为城中央那条宽阔至极的御道之上人山人海。
仿佛整个京城的人全来看他们的热闹了。
有些心虚的李槐使劲儿扯了扯正闭目修行的林守一袖子。
冷麵少年睁开眼睛,在小男孩哆哆嗦嗦的提示声中,掀起帘子一角。
望著窗外人头赞动的景象,林守一嘆息一声。
原来作为齐先生的学生,是这么不同寻常。
车內最爱热闹的红衣小姑娘,此时却有些沉默。
她撑著帘子一角,但不是看那些眼神带著好奇和敬畏的大隋百姓。
而是一直望著骑在马上与高稹一起给马车开路的青衫少年。
看著李宝瓶的沉默,李槐也想起了一件事。
小男孩望著天板,轻声问向林守一,
“苏师兄不会留在书院求学读书,送我们到了之后,就会启程返回对吗”
曾经主动给身边两个孩子打过预防针的冷麵少年。
此刻听见这个问题,却也是沉默了下来。
於是三个孩子都凑在一起,通过车帘一角看著最前方开路的苏尝。
在与这个腰杆挺的笔直的青衫少年一起走过许多山山水水之后。
他们记忆里,便留下了无论面对什么危险困难,都有一个人会为他们遮风挡雨的深刻印象。
想到这个自己一直依赖的人,在之后便会离开。
三个孩子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哪怕马上就到那座大隋京城风光最秀丽的东华山,看见那个规模远胜当年的新书院。
他们也没有太多开心与愉快。
听见三个孩子心声的苏尝,回头望了望那三对巴巴看著自己的眼睛。
隨后他伸出一只手虚按了按,示意他们几个人心安。
青衫少年心中早有打算。
在离开大隋京城之前,他会把该做的事做完,顺便排除一些隱患。
不会直接不告而別。
在用心念告诉三个孩子这些之后。
苏尝又对神情好转了一些的他们轻声调侃,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