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所言甚是,臣妾明白了。”舜英感受得到太后的好意,自是忙应下不迭。
太后欣慰颔首,不由心想,佟妃这般听劝,可见在佟家并非心甘情愿辟谷。便拉着佟妃的手轻轻拍了拍,“可怜见的。”
舜英:??老太太这是脑补了些啥?
回到承乾宫,岁余终于难掩喜色,“太好了,娘娘以后不用辟谷了!这太后娘娘是个心慈之人,比老夫人还要疼您呢!”
舜英:怎么这语气,好似我在佟家受了苛待一般?
辟谷闭关,当真是出自我本愿啊!
只是舜英没法解释,便摆了摆手,“那我就抄一部《法华经》,进献太后吧。”
此经足有七卷二十八品,估摸六七万字,怕是得抄些日子。太后先前叫宜妃通译此经,着实是给了她一项鸿篇任务,着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但若只是抄写就要快得多,且舜英也没打算规规矩矩用楷书,而草书又恐太后看不懂,行书是最合适的。
舜英在书法一道上并无多少天分,只不过前世活得久,随便抽点时间练练字,也比得上旁人几辈子了。
书法一道,除了天赋,最需要的便是工夫。
上好的徽墨在端砚中缓缓磨着,磨出一汪浓淡事宜的好墨,而后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流畅的字在宣纸上一行行落下,这速度,虽不敢说倚马千言,但也差不离了。
半日光景便抄了小半卷。
岁余赞叹不已,“娘娘的字真是又快又好,只不过……怕是赶不及在浴佛节前抄好了。”
那是自然,不过也不着急,什么时候抄好了,再进献太后不迟。
浴佛节前后,也是嫔妃集中抄经的日子,舜英也算是应个景了。否则哪里好意思说自己笃佛信佛?
虽然她却是对佛教不太感冒就是了。
前世佛宗那些光头,也着实烦人,天天渡这个渡那个的,全然不管人家乐不乐意。甚至有一回,还想着撬走她的宝贝徒弟!呵,不就是看上我徒弟的金莲本身吗?真真是可恨!
舜英过着平静的后宫生活,愈发像是历史上那个吉祥物小佟贵妃了,每天给太后请安,每日打着礼佛的名义,修炼道家功法,抽空抄两个时辰佛经——却也只是为了练练字、应应景,浑然没兴趣去参悟什么佛法。
只是没成想,后宫没给她找麻烦,康麻子却找茬来了!
这一日她正在整理刚新抄写的一卷经文,御前的大太监梁九功便来了。
这老太监是传旨来了,舜英虽不情愿,但还得忍着、跪着接旨。
“上谕:朕闻佟妃有高僧之德,伊每逢佛诞,必辟谷诵经,以祈尊长康寿,孝顺可嘉。特赐佟妃金身佛像一尊、佛珠两串、迦南香两斛,命佟妃闭门礼佛五日,为太后求万福安康,钦此!”
呵!人和人的区别,当真是比人和狗都大。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