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将附近地区收集来的动物粪便与尸体搅碎后均匀铺放在浅坑薄土上方,然后往土壤内洒水保持住土壤内的水分湿度。
厂房的通风条件不错,硝田正上方的顶部装了许多玻璃以便阳光透射而过。有这样的优良条件,土壤内的硝化细菌应该能够将这些富含氮酸的物质逐步反应成亚硝酸、硝酸。
一周后,硝土车间第一次硝土收集开始了,此时硝田的上方已经生成了薄薄一层的硝土,这便是硝酸钾混合物了。
工人们小心地将这层硝土刮了下来收集到容器内,收集完毕后继续往硝田内填土、堆肥、洒草木灰,以让硝田继续反应。
刮下来的硝土很快便被拿去进行简单的去杂、清洗、提纯,然后将得到的纯净硝酸钾称量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令人吃惊,十亩硝田总共刮出了超过三吨的纯净硝酸钾。
硝土的生产大获成功!
除了军工部门欣喜之外,农业部门也是高兴万分。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硝酸钾也是难得的复合肥料呢,同时含有氮、钾,对于植物生长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因此,农业部听说能大规模生产硝土后,农业部长霍南关便匆匆忙忙的来到了王新办公室,此来不为别的,只为哭穷,因为农业部也想建立自己的硝土生产工厂,用于生产农业化肥。
看着眼前黑瘦的中年男子,王新感觉有些头大,霍南关并不是王新手下的老班底,而是从燕国请来的奇人异仕,因为此人对农学颇有研究。
在王新三次写信邀请下,霍南关才于年初来到了青岛,结合了王新从后世带来的一些农学知识,霍南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杂交、选种、施肥、元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词汇,就一直充斥着霍南关的脑海。
至于线粒体、叶绿体、细胞壁等其他高深的东西,霍南关更是听得云里雾里,好似自己在听天书。
王新之所以会一股脑的把自己知道的农学知识告诉霍南关,是因为他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再重新去涉及农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如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交出去,让别人慢慢去摸索,农学研究是有周期性的,光一个杂交水稻都得弄好几年。
尽管财政有些吃紧,王新还是同意了霍南关的要求,给农业部批了二十万百银,让他们自己去折腾。
接过批文,霍南关满脸的笑容,且拍着胸膛说道:“每亩小麦田给我六十公斤硝酸钾,再辅以一些鸟粪石,我能把现在小麦亩产提到四百斤以上。”
看到霍南关拍着胸脯保证,王新笑着说道:“你这话我可是当真了,要是做不到,我可是要打板子的。”
“王,您这就放心吧!待到明年秋收时,您可以田间去视察,若是做不到我霍南关的人头,就送给您当球踢。”
“我王新不是弑杀之人,我要你的人头干嘛?你现在做的事情可是功在千秋,把你杀了,我王新不是要被后人记在耻辱柱上,下去吧!”
“是,王。”
等霍南关离开后,王新敲着桌子默默算道:“每亩六十公斤?光青岛周边的农田就有整整一万亩,这就需要六百吨,再加上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田,合着我们一年要生产一千多吨硝酸钾才够你们挥霍的啊!一千多吨啊!这得要多少硝田才够满足你们的胃口啊?”
…………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