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主任团队的会面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双方就评估报告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沟通,气氛专业而融洽。
那位专攻消费心理学的李博士对舅舅这种跨越二十年、持续不断的“购物式”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学术兴趣,他谨慎地征求叶勤勤的意见,希望能将顾生的经历作为一个案例进行研究,认为这极具样本价值。
秦主任也表示,评估中心希望征得叶勤勤同意后,能在其官方公众账号上分享这次评估的经过与发现,旨在探讨私人收藏与文化记忆的价值重构。他同时表达了对未来双方更多样化合作的期待。
带着那份沉甸甸的评估报告摘要,叶勤勤离开了评估中心。她拿出手机,拨通了黎雪宁的电话。
再次踏入黎雪宁那间整洁却难掩清冷的公寓,叶勤勤敏锐地察觉到,不过几天不见,黎雪宁似乎又清瘦了些许,脸颊的线条更加分明,眼底带着无法掩饰的倦意。
“雪宁阿姨,您……”叶勤勤担忧地开口。
黎雪宁轻轻摆了摆手,语气淡然:“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这几天没睡好,不碍事。”
叶勤勤心中了然,那句“没睡好”背后,是何等惊涛骇浪般的情感冲击与往事煎熬。刚刚知晓挚爱离世,并洞悉了全部残酷的真相与遗憾,任何一个正常人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承受。
她没有再追问,而是将手中那份评估报告轻轻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
“雪宁阿姨,”叶勤勤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尽量让语气显得平稳,“这几天,我联系了一家很专业的私人藏品与文化资产评估中心,请他们对舅舅留下的所有物品,进行了一次初步的整体评估。”
黎雪宁的目光落在那个印着机构抬头的文件袋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打断。
叶勤勤继续道,将评估的缘由、过程以及那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清晰而完整地叙述出来:“……评估中心的秦主任说,舅舅的这批收藏,他们给出的保守整体估价是……五千万。”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黎雪宁的反应。然而,黎雪宁的脸上并没有出现叶勤勤预想中的震惊或狂喜,她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在消化这个数字,又仿佛这个数字与她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
叶勤勤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雪宁阿姨,我想……或许可以通过那个机构,将这批藏品整体打包出售。所得款项,我会分您一半,大约两千五百万。我想,舅舅如果知道,也一定会同意我这么做的。他等了您那么多年,念了您那么多年,这些东西,无论从情感上还是道义上,都理应有一半是属于您的。”
公寓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黎雪宁没有去看那份报告,她看着叶勤勤脸上,面对巨款依然保持本心的女孩子,和她舅舅多像啊。
良久,黎雪宁才轻轻开口,声音不高:“勤勤,把这些东西都卖了,你舍得吗?”
叶勤勤猝不及防地被问住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
舍得吗?
她想起第一次走进舅舅那间被快递淹没的出租屋时的震撼;想起和“掘金小队”日夜奋战拆箱时的汗水和惊喜;想起抚摸着那把57年芬达吉他时指尖的颤栗;想起在镜头前讲述《国家地理》杂志背后舅舅精神世界时的动容;想起那枚陨石戒指带来的心碎与唏嘘;想起那首《如果生命的路径指向你》在酒吧响起时,全场观众的泪光……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