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肚子却不听使唤,“咕噜”一声叫了出来。
他咬了咬牙,终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外皮松软,内馅微甜,香气在嘴里一圈圈散开。
那一刻,他眼睛都眯了起来,嘴角不受控制地往上扬。
他一边吃,一边偷偷想:这几天,可真是他活到现在,最最幸福的时光了。
……
第二天一早。
苏家人陆续起床。
吃完早饭后,一家人便朝作坊走去。
苏老大走在最前头。
到了地方,作坊门口已经站了昨天招来的工人。
苏老大确认人数无误后,便把那十个男工带到一边。
他指着墙边泡了一夜的黄豆问。
“现在需要两个人去镇上送货,谁会赶牛车?”
苏竹清和苏叶秋同时往前跨出一步,齐声答道。
“叔,我们会。”
苏老大对这两人还算有些了解。
苏竹清性子沉稳。
苏叶秋则机灵勤快。
虽然年纪轻,但确实比其他人更合适。
他点点头。
“行,那就你们俩。等下跟我一起去,路上仔细看,怎么装货、怎么赶牛、怎么跟铺子交割,都要记在心里。别光听不说,有不懂的就问。”
他转头对剩下的男工说道。
“磨豆子是做豆制品的第一步,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活。你们每天卯时干活,下午酉时收工。早上比女工多半个时辰,因为要提前准备泡好的豆子。你们这片区域就叫‘作坊一间’,以后每天都在这儿做事,听清楚了吗?”
众人齐声应“是”。
苏老大便简单讲了讲磨豆子的要点。
他还亲自演示了一遍。
讲完后,他一声令下。
“开始干活!”
男工们立刻动了起来,两人一组,一人推磨,一人添豆加水,配合默契。
苏老大带着苏竹清和苏叶秋走向后院的牛车。
车上已经堆好了几口大木桶,里面装满了刚做好的豆腐、腐皮和豆皮,准备送往镇上的铺子。
他一边指挥两人搬运货物,一边叮嘱。
“桶要摆稳,盖子要盖紧,路上颠簸,洒了可算你们的。”
还特意让苏云东一边学一边观察。
苏云东已能独当一面。
苏老大让他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另一边,被苏简氏带走的二十五个女工,正蹲在小溪边,清洗要用的模具。
溪水冰凉,手指被冻得发红,但没人喊苦。
她们知道,新活计的第一天,表现得好才能留下来。
作坊一间的男工把豆子磨好,煮沸后,再用布袋滤进大缸。
便有人将盛满豆浆的木桶,运送到“作坊二间”。
苏简氏示范了一遍怎么做豆腐、腐皮和豆皮。
示范完后,她让每人动手试试。
她观察每个人的手法和神情。
她语气不容置疑。
“第一次做不好没关系,我教。但以后要是有人故意搞坏东西,浪费材料,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扣钱,第三次,不管是谁,直接辞退,绝不留情。”
女工们纷纷点头应是。
这时,苏眠眠和苏云楠几个孩子也跑上山了。
他们碰上李大头的儿子李青,还有其他几户外姓人家的孩子。
苏眠眠走上前,笑眯眯地说。
“李青,我有个赚钱的路子,你要不要听听?”
李青认出是她,咧嘴一笑。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