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满月宴2(1 / 2)

慈宁宫主殿的鎏金铜炉里燃着上好的伽南香,烟丝袅袅缠上梁间悬着的明黄蟠龙帐,帐角缀着的东珠随穿堂风轻轻晃,映得满殿的紫檀木家具都添了层暖光。

乾隆携着太后的暖轿刚至殿门,早候在丹墀下的皇后与珍贵妃和剩余的一众嫔妃大臣福晋便一同屈膝行礼。

“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吧。”乾隆抬手,目光先落向太后扶着晴儿的手,见老人家神色和煦,才转向殿内的众人,“今儿是永瑜和和珺的好日子,不必拘着太多规矩。”说话间,乳母已抱着两个裹着明黄锦缎襁褓的孩子上前,男孩永瑜的襁褓边角绣着小龙,睡得沉稳,小拳头还攥着片绣金的细绢;女孩和珺的襁褓则缀着缠枝莲纹,睫毛轻颤,似是闻着殿内的香气醒了,小嘴微微嘟着。

太后被晴儿扶到上首的宝座上,伸手接过乳母递来的和珺,指尖触到孩子温热的小脸,笑意便漫到眼角:“瞧瞧这丫头,眉眼竟像极了哀家年轻时,是个有福气的。”

乾隆在旁坐下,皇后亲自上前为太后奉上一盏温热的银耳羹,又转向珍贵妃,递去一方绣着兰草的帕子:“妹妹这一月辛苦了,今儿且安心坐着,诸事有内务府的人打理。”

令妃面色露出一丝不悦,谁不知你皇后最善妒,如今怎么给一个区区贵妃如此大的面子,惯会装模作样的。

珍贵妃接过帕子,轻声谢过,目光始终落在乳母怀中的永瑜身上,满是牵挂。

待众人分主次坐定,内务府总管太监李德全轻咳一声,尖细的嗓音划破殿内的轻语:“吉时到,十四阿哥、八格格满月宴,开礼——”

话音刚落,殿外便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八个身着青绿宫装的宫女鱼贯而入,每人手中都端着个描金漆盘,盘中是按祖制备好的“满月三礼”。

为首的宫女将托盘奉至太后与乾隆面前,盘中铺着大红绒布,放着一柄通体温润的羊脂玉如意、一把嵌着红宝石的长命锁,还有一锭沉甸甸的赤金元宝。

“这如意是先帝赏给哀家的,今儿转赠给永瑜,盼他日后行事顺遂,能为朝廷分忧。”太后拿起玉如意,亲手系在永瑜的襁褓上,玉坠碰着襁褓上的龙纹,发出清脆的声响。乾隆则取过长命锁,指尖拂过锁上“长命百岁”的刻字,俯身给和珺戴上,动作轻柔得怕惊着孩子:“朕的格格,不必担着朝堂的担子,只愿你一生平安喜乐。”

第二礼是“洗三”余韵,四个小太监抬着个雕花的楠木浴盆进来,盆中盛着温水,撒着金银花、艾叶与几片新鲜的柏叶,水面漂着两枚银质的长命钱。皇后起身走到浴盆旁,取过一旁银壶,往盆中添了些温水,又拿起块软布蘸了水,轻轻擦过永瑜的小手:“这水是清晨从玉泉山取的,沾着些灵气,愿孩子们百病不侵。”珍贵妃也上前,用指尖点了点盆中的水,再轻轻点在和珺的额头上,眼中满是温柔:“额娘的乖女儿,往后都要健健康康的。”

第三礼是“添福宴”,内务府的厨子们早备好了精致的菜肴,先端上来的是四碟小巧的点心——豌豆黄、芸豆卷、驴打滚,还有一盘印着“囍”字的小馒头,都是适合孩童日后添加辅食的软食。接着是八道热菜,每道都取了吉祥的名字:红烧肘子叫“金榜题名”,清蒸鲈鱼是“年年有余”,就连一碗青菜豆腐汤,也被唤作“清白传家”。李德全在旁一一报菜名,乾隆听着,夹了一筷子软烂的肘子肉,递到太后碗中:“额娘尝尝,这肘子炖了三个时辰,入口即化。”

太后笑着尝了,又让宫女给珍贵妃夹了块鲈鱼:“你刚生产完,得多吃些清淡滋补的。”

宴席过半,殿外忽然传来孩童的笑声,原来是几位年长些的阿哥格格闻讯赶来贺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