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港岛:重生过期军二代,降服四美> 第161章 收购恒生银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收购恒生银行!(2 / 2)

“何生,中宇财团先控股恒生银行,这50亿港币置换恒生银行49%的控股权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在这场银行危机中,恒生银行必然不能独善其身,还不如跟中宇财团合作。不仅可以抵御危机,还能够力保恒生银行的控股权完整性。”

何善衡不想在出卖控股权给汇丰,因为汇丰是妥妥的一个英资财团。

如果再让汇丰银行进一步控股的话,那恒生银行就彻底变成了英资财团的敛财工具,再也没有了自主权一说。

秦宇给出的价码可是很丰厚的,直接拿出了50亿港币的现金流,让恒生一跃成为了现金流大行!

不过中宇财团要的是控股权,这是何善衡最看重的东西。

“秦生,你确定要控股恒生银行,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出售控股权,而是另一边股份在汇丰银行手里啊,中宇财团就算是持股49%也无济于事,因为汇丰银行才是第一股东,他们拥有绝对控股权。”

目前恒生银行的市值还不超过百亿港币。

秦宇愿意出50%亿港币收购49%股份,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了的。

而且恒生银行的董事局汇丰只占有4个席位,话语权十分有限,只要何善衡答应出售股份,秦宇立马就能接手。

但因为那最重要的51%股份在汇丰手里,何善衡估计秦宇拿到恒生银行恐怕也没什么用处。

秦宇心说你先甭管我有没有用,先把现在49%的股份拿来再说。

“何生,现在咱们就是合作关系,只要你们答应出售恒生49%的股份,我就有把握从汇丰银行手里拿到其余的股份!”

“汇丰是英资财团,他们的主营业务虽然在香江,但根子却是在英吉利本土,我断定不出十年,汇丰银行的大股东一定会将注册地改在伦敦。”

汇丰全名叫做“香江-上海汇丰银行”,最开始是在上海注册的,而且还曾经一度成为大清国的中央银行。

第187节

就是靠着大量的官营业务,汇丰才迅速成长为亚洲第一银行。

可以说,正是依靠华国市场业务,汇丰银行才会成长到如今的规模。

但在1991年,汇丰背后的大股东却在伦敦成立了“汇丰控股”,将会汇丰旗下所有的资产转移到了伦敦。

而恒生银行自然没能逃过这个宿命..........

从一个华资财团变成了英资财团的附庸,每年的利润都要上缴给伦敦的汇丰控股。

秦宇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汇丰背后的大股东不可能再从香江攫取利益!

“秦生,真有这样的事情,汇丰要在伦敦重新修改注册地,那以后恒生银行到底是华资还是英资?”

听到秦宇的分析后,何善衡整个人都傻了,直接发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要是汇丰大股东真在伦敦修改注册地,那自己算不算是汉奸?

辛苦一辈子创立的恒生银行最后却成为了英资的敛财工具,何善衡实在是绷不住了啊。

“何生,非常有可能,因为华、英之间正在谈判,香江归属问题已经明确,我想你应该能猜到最后地结果。”

其实秦宇就是在忽悠这老头,汇丰的大股东确实是在90年代初期修改了注册地。

但彼时为了安抚恒生银行,汇丰将香江和亚洲的主要业务都给了恒生,而汇丰则是踏足北美、欧洲等地区。

可以说汇丰撤退亚洲地区后,恒生银行的业务量其实是增加了不少的,虽然是给英资财团打工,但心里也没那么反感。

现在何善衡可不知道啊,被秦宇忽悠一通后这老头急眼了,直接跟秦宇说道:

“秦生,既然如此,那我们愿意出让49%股份给中宇财团,但中宇财团要保证拿到另外51%的股份,不能让汇丰银行一直控股!”

“我们接受中宇财团的注资,一个是因为银行危机引发的挤兑潮,另外就是想拿回另外51%的控股权,恒生银行是华资,不是英资啊!”

何善衡很在乎华、英之分,他到现在都还记得1965年失去控股权的时候自己有多伤心。

明明是想做民族脊梁,在香江给予华人企业更多的帮助。

结果阴差阳错竟然被英资控股,最后恒生银行变成了英资在香江攫取利益的工具。

现在他们还想将总资产转移到伦敦去,何善衡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秦宇虽然也想要恒生银行的控股权,但对方好歹还是华资,而且秦宇给出的价格很优厚。

比起汇丰银行在1965年趁火打劫,现在现在可谓是雪中送炭了。

而且现在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还真不行,小银行要是一茶一茬倒闭,那很快就会轮到恒生倒霉。

找汇丰借钱要出让股份,找中宇财团借钱一样是出让股份,这还用选吗?

“何生,很高兴能跟恒生银行合作,50亿港币很快就到账!”

“中宇财团虽然持股,但我们保证恒生银行的管理层一概不变,你们可以保留经营权和投票权,中宇财团不会干涉恒生的内务。”

汇丰控股恒生后啥都没管理,就派了4个代表去董事局占位置5.9,现在秦宇控股后自然要给予有优待。

再说了,何善衡是大金融家,股市的恒生指数就是他编导的。

可以说恒生银行是专业人士在领航,秦宇用不着做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

给予何善衡足够的自主权,出借资金给恒生银行,让其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行,这就是秦宇的控股理念。

现在的恒生银行市值不足百亿港币,盈利性还不如国泰航空,跟郑裕彤的新世界差不多。

但日后恒生银行的市值可是超过2000亿港币啊,它是香江本土注册的第一大公司!

这50亿港币花的绝对超值,有了银行这个金融工具,秦宇手里又多了一把大镰刀,割韭菜的时候更方便了!

中宇财团付出50亿港币后,恒生银行49%的控股权就到了秦宇手里。

而秦宇则是跟何善衡商议,趁着银行危机将其余的小银行收购。

虽然小银行利又很多坏账,但他们的客户群体也很多。

只要能趁着倒闭潮来一波兼并,恒生银行扩张规模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等这场银行危机过去,香江的经济又会繁荣起来,届时恒生银行手里的控股权可就值钱了啊。

等到90年代,不管是彻底兼并小银行,或是出售将控股权给其他金融机构,恒生银行都能狠狠地赚一笔!

所以换句话说,现在收购中小型银行就是在抄底!

何善衡听到他的方案后本想跟汇丰银行商量一下,毕竟是母公司。

但秦宇觉得不用商量,直接干就行,反正汇丰银行手里那51%的股份也得交出来。

至于怎么拿到汇丰银行的股份,秦宇暂时还没想到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