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卫生队报到吧?”他问。
“嗯,林干事说今天要讨论药厂筹建的事。”姜穗一边梳头一边回答。
婚后第三天,周蕙兰就返回北方了。
临走前,她拉着姜穗的手再三嘱咐:“有空就和靖宇回家看看,要是他欺负你,一定告诉妈。”
霍靖宇在一旁哭笑不得:“妈,我哪敢啊?”
送走周蕙兰,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姜穗正式被聘为岛上卫生队的特聘医师,同时负责筹备药厂的建设。
这天,她正在卫生队看诊,霍靖宇找了过来。
“穗儿,有你的电报。”他递过一个信封。
姜穗拆开一看,是霍云龙发来的。
电报上说,三叔公已经完全康复,天天念叨着要感谢孙媳妇的救命之恩。
霍靖川的妻子李梅怀孕了,全家都很高兴。
“二嫂怀孕了?真是好消息。”姜穗笑道。
霍靖宇点点头,随即又严肃地说:
“还有一件事,上级已经批准了药厂的建设方案,批文下来了。”
“真的?”姜穗惊喜地站起来,“太好了!”
“别高兴得太早。”霍靖宇拉着她坐下,
“批文是下来了,但资金和场地都是问题。政委让我问问你,有没有具体的想法。”
姜穗早有准备,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计划书:
“这是我做的初步规划。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利用岛上的资源,生产一些常用药。等技术成熟了,再慢慢扩大规模。”
霍靖宇翻看着计划书,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你想得很周到。不过,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我算过了,启动资金不需要太多。我可以先拿出部分积蓄,岛上如果可以支持一些,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应该就够了。”
姜穗胸有成竹地说,“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技术,有资源,有人才。”
霍靖宇看着她自信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媳妇真是个能人。”
姜穗嗔怪地看他一眼:“说正事呢!”
“好,说正事。”霍靖宇收起笑容,道:
“政委说了,岛上会全力支持你。场地可以拨一块,资金也能解决一部分。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药厂建成后,要优先保障岛上的药品供应,同时要为军属提供就业岗位。”
姜穗毫不犹豫地点头:“这是当然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姜穗忙得脚不沾地。选址、采购设备、招聘人员、培训员工......所有事情她都亲力亲为。
霍靖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晚上,他都会等着姜穗回家,为她准备好热水和宵夜。
“别太累了,身体要紧。”他常常这样劝她。
“没事,我撑得住。”姜穗总是这样回答,“等药厂走上正轨就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半年后……“东礁岛军民制药厂”正式挂牌成立。
开业那天,岛上领导和地方政府官员都来祝贺,场面十分热闹。
药厂首批生产的是姜穗研制的“海风藤风湿膏”和“三七止血散”,因为疗效显着,很快就在当地打开了市场。
更让姜穗高兴的是,药厂为二十多名军属提供了工作岗位,让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嫂子,真是太感谢你了。”
一个在药厂工作的军属拉着姜穗的手说,
“以前在家闲着,全靠老张那点津贴,日子紧巴巴的。现在好了,我也能挣钱贴补家用了。”
姜穗笑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随着药厂生意越来越好,姜穗的名字也越来越响亮。
有人称她为“海岛神医”,有人说她是“军属楷模”。
但对于这些赞誉,姜穗总是淡然处之。
她依然每天去卫生队坐诊,去药厂指导生产,回家为霍靖宇做饭。
这天晚上,姜穗靠在霍靖宇怀里,看着窗外的月光。
“靖宇,我想扩大药厂的规模,增加几条生产线。”她说。
“好啊,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霍靖宇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不用,我都计划好了。”姜穗抬头看他,“倒是你,最近好像很忙?”
霍靖宇点点头:“岛上要搞一次大规模演习,我得做准备。”
“要注意安全。”姜穗叮嘱道。
“放心吧。”霍靖宇搂紧她,“有你这个神医在,我怕什么?”
姜穗笑着捶他一下:“没正经!”
两人笑闹一阵,霍靖宇突然正色道:“穗儿,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来到我身边,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霍靖宇的声音很轻,却格外认真,“因为你,很多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了。”
姜穗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
“该说谢谢的是我。”她轻声说,“谢谢你当初选择相信我,支持我。”
窗外,海风轻拂,浪声阵阵。
海岛上的夜晚宁静而美好。
姜穗知道,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
有爱她的丈夫,有她热爱的事业,有信任她的战友和乡亲们。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会和霍靖宇一起,携手走好每一步。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谱写出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全文完)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