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与严映雪跟随柳蕴步入御书房。
书房内熏香袅袅,陈设典雅而肃穆。
女帝李妙真并未端坐于龙案之后,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的一株寒梅。
她身着一袭明黄色常服,身姿挺拔,不怒自威。
听到脚步声,李妙真缓缓转过身来。
她一双凤目深邃如潭,此刻正落在陈昭与严映雪身上,目光平静。
“臣陈昭,参见陛下。”
“臣严映雪,参见陛下。”
陈昭与严映雪一同躬身行礼。
“免了!”
李妙真的目光先在陈昭脸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道:
“万载县的案子,朕已阅悬镜司的简报。
你做得很好,迅捷果断,未曾引起更大恐慌。”
“陛下过誉,此乃臣分内之事。”
陈昭沉声应道。
李妙真脸色一沉,道:
“陈昭,想必有人已在路上告知于你,朕急召你们回京所为何事。”
陈昭接口道:
“是,臣已知晓晋王殿下之事。不知现场详情如何?”
李妙真走回龙案后坐下,苦笑道:
“晋王之事,现场颇为蹊跷。
护卫森严的别院,刺客如入无人之境,一击毙命,未曾惊动外围守卫。
现场只留下此物。”
她说着,从案上拿起一个用明黄绸缎衬底的托盘,上面放着一把匕首。
陈昭目光一凝,道:“这是鱼鳞匕?军中之物?”
李妙真凤目含威,沉声道:
“正是军中之物,但是外界也有一些流露。
更棘手的是,案发前后,有数名朝臣曾与晋王有过密会。
据说其中牵扯到……军械调配与边关粮草之事。”
她的话点到即止,但陈昭与严映雪都已明白。
晋王之死,绝非简单地刺杀,背后必然牵连着巨大的朝堂势力博弈,甚至可能危及边境安稳。
陈昭心头一凛,一个退休的王爷过问此事,那是为何?
李妙真的目光再次落在陈昭的身上,道:
“陈昭,我知道晋王生前与你有些旧怨,此事朝野皆知。
但是,人死为大,我还是希望别在意,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陈昭闻言,当即拱手躬身,道:
“陛下放心,臣虽与晋王有旧怨,但公私分明,查案之事关乎朝堂安稳,边境安危。
臣绝不会因私念误了国事,定当查清真相,给陛下,给朝野一个交代。”
可下一秒,李妙真的话却让陈昭心头猛地一沉,道:
“既如此,你先退下吧。
朕还有些话,想单独跟严姑娘说。”
陈昭的动作瞬间顿住,眉头蹙了一下,随即又缓缓舒展开。
他如何不明白女帝的用意?
如今要单独留下严映雪,怕不是让雪儿知难而退。
毕竟,她可是有时候不择手段。
“这不太好吧。”
陈昭沉声道。
李妙真摆摆手,道:“陈昭,你觉得我会伤害她?不会的!”
陈昭刚要开口说话,却被严映雪拉住了,摇摇头,道:
“昭哥,你先走吧。”
他微微皱眉,才转向李妙真,再次拱手,道:“臣遵旨。”
说罢,又深深看了严映雪一眼,才转身缓步退出御书房。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