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徐牧导演了一出非常蹩脚的戏码。
他找了一批人,假装北莽子过境抢劫。
然后,徐牧义愤填膺,召集了凉州几乎所有人,当众宣读北莽的罪状,点燃了凉州人民的好战热情。
再然后,徐牧把虎符给了刘基,并下文书,让刘基和沈玉城两人各领兵马,征讨北莽。
实际上,在这十日之间,那两万兵马,以及徐牧三兄弟手头上的力量,早就集中到了边境。
而刘基和沈玉城,则直接一声令下,以迅雷之势带兵入侵北莽。
北莽哪里能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啊?
什么罪状是上午宣读的,怕是还没传到数百里开外的边境,凉州军就开了进来。
这很明显是欲加之罪,凉州人已经闲的蛋疼了,所以才演了一出如此蹩脚的戏码。
甚至可以说演都不演了。
此时正值冬季寒冷的时节,北莽大部分牧民相对靠南。
所以凉州军以入境,就遇上了好几个游牧部族。
那些人自然是完全没有反应过来,逃的逃,散的散。
凉州军入侵北莽的第一天,就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而等陈铁山等一众凉州军的将领,收到凉州军入侵北莽的消息之后,刘基和沈玉城都已经不知道带着军队打到哪里去了。
这事儿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虽说徐牧上了文书表奏此事,可等文书到达朝廷,皇帝陛下特意召开小朝会的时候,哪里还来得及让朝廷考虑并下决策?
朝廷有人当着徐盛的面弹劾徐牧,说徐牧不遵礼法,擅自挑起两国争端,有损大国威严。
这事儿连徐盛也没想到,不过他没有表态。
别说徐盛,连皇帝都没想到这场仗会打的如此的突然。
不声不响之间,元宵节都还没过去,凉州军就已经打进了北莽地界。
北莽之前被凉州军揍了一顿,收获颇丰。
皇帝心想,徐牧看似莽撞,但每一次在大事上,都不是乱来的人。
没准这小子有着十足的把握,所以才挑起争端。
可徐牧确实有僭越皇权的嫌疑,哪怕皇帝相信他,也挡不住悠悠众口。
翌日,再开大朝会。
弹劾徐牧的人,越来越多。
可恰好就在这时候,大太监谨宣带来了一条好消息。
“启奏陛下,凉州押送来纹银四百万两,全出自凉州巡抚徐牧之手。”谨宣当众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朝臣们一听这话,一个个都惊得无以复加。
四百万两,现银!
那姓徐的小子在凉州敛财多少啊?
就连徐盛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四百万两纹银!
这一笔银子,比徐盛所有的家底加起来,怕是还要多。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