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二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汴京百姓很怀念它。
这一年,在一成不变的历史进程里,他们感觉到了生活的新鲜,他们见到了许多轰轰烈烈的事件很人物。
王安石,携三十年名望入京执掌变法;韩琦,五年之后再回中枢大兵围城;司马康,年纪轻轻以圣人之资挑起汴京三十万劳工的平等希望;苏轼,丁忧后王者归来,以代理开封府尹的身份锐意改革。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人物今年都不平凡,比如欧阳修、司马光、陈升之、王珪、张方平、吕惠卿、王韶、种鄂,......
对于底层百姓,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李长安。
财神爷降世,普惠众生,有了他,穷人的日子开始有了希望,正在一点点变好。
厨娘学校,成为了穷人们学手艺改变命运的契机,现在每月仍然在招生,一个月五百人,毕业了就有高薪工作。
惠民钱行,不收高利贷,不放印子钱,是除了寺院唯一能低息借钱给穷人的地方。
再也不用因为有人生病就典房卖地,卖妻卖女。
即便是想要做生意,只需项目切实,人品牢靠,三五人作保也能贷到十五贯的创业基金。
新东京市,能容纳五万人就业的超级大工程。
不压榨,不欠款,只消卖力气,一天就有五十个大钱可挣,还能在指定的市场购买便宜的物资。
据说开春还要扩大规模,将来胳膊腿健全的,再也不愁没工可做,喝不上麦粥了。
东京大学,一所接纳所有人读书的地方。
是真的读书,跟沈大家一样,能探寻天地奥秘,理通人间真理。
据说官家在那开了武学、瀚林医官院开了医学、农林大家邓御夫开办了农学、府尹苏子瞻要开办哲学。平民子弟若是有幸被收入学院,学费全免,每月还补贴伙食,毕业了虽然不是做官,却不愁工作。
金楼,这个离老百姓有点远。
据说那是个每日进出上百万贯的地方,能操控京畿路所有的交引交易,连官府的榷货务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百姓可没一百贯闲钱去购买债券,他们只知道那是个好东西,比储蓄在钱行里更划算的东西。
对于大宋的官吏、衙役还有富商们来说,李长安还做了另外两件有益于大众的事。
首当其冲,是医疗保险制度。
在熙宁三年的春天,这项制度将落地实施,成为一项旷古绝今的普惠福利制度。
自打周天子分封天下,官府还是第一次为雇员的健康提供系统性支持,也许以前有人想过,但是缺乏硬件条件。
现在,李长安把翰林医官院扩而大之,真正实现了这一梦想。
第二项,是退休金制度。
为朝廷效力,再也不用担心老无所养、老无所依了。凡是为朝廷效力十五年以上的,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或者年纪大到六十岁,即可领取最高薪水比例100%的养老金。
或许这对于高级官员或者就职于紧俏衙门的人无所谓,但对于中下层官吏,对于衙役,对于清水衙门的苦哥们,这无疑是一项拯救了他们人生的仁政。
熙宁二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人们非常感念李长安。
新的一年,他们祝愿伟大的李财神健康,长寿,永远做他们的大救星。
当然,除了一小部分人。
包括但不限于“大宋中枢的实际掌控者——曹氏”;北党领袖,禁军边军的操控者——韩琦;活圣人,变法狂魔——王安石;小衙内,东京第六聪明人——王雱;史官、批评家、上古家族的代表——司马光;文坛领袖、半圣人——欧阳修;三司宰相,变法副手——陈升之;等等很多旧有格局的支配者们。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