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99章 肉饼和长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9章 肉饼和长刀(1 / 2)

春秋之后无义战,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

根本就在于战争的发动主体还有战争的目的,春秋之前乃是化家为国,君主和“国人”是国家的“本体”。

战争的主题是惩罚不义和保卫国民。

周王分封,天下八百诸侯,封出去的大部分都是“部落”。

所谓部落,就是以血亲纽带或者共同生活经历所凝聚在一起的团体。

也就是说,这次分封,实际上是给这些部落找了个“封地”,让他们去建设家园,好好生活。

再之后,各国安定繁荣四百年,人口孳增,地盘扩大,渐渐有了冲突。

最开始,由周天子进行调解,远的地方交给“方伯”,尽量给大家划定疆界,调解纷争,还是和谐时代。

等着到了春秋末期,各个方伯已成诸侯,像楚国那样的,已经拥有六百万人口,数千里土地,居天下之半。

这时候,再就没什么义战了。

既不是争夺生存资源,也不是保卫部落,完完全全变成了权力的游戏,国王的战争。

战国时代开始了,七雄争霸,天下动荡。

诸侯们已经完成了化家为国,建立了一整套以争夺土地和人口为目标的战争机器,演化到了“诸侯问鼎”的阶段。

谁是仁义的,谁是文明的,谁是代表正义的,通通不再紧要。

拳头大的有理,刀子快的正确。

整个中华文明被一群王八蛋攥在了手里,再也找不到一个如同“尧舜禹汤”那样的圣人之王。

也正是在这个历史变动期,或者说历史的下行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

一群群心智卓绝的人,开始思考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纷纷兴起,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纷纷涌现。

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了,华夏文明的智者们探究古今,思辨自身,想要找到让社会重回正轨的方案。

很可惜,他们并没有成功。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实在是他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

他们想要做权力的附庸!

他们没有去探求世间真理,也没有去启迪民智,更没胆子去独立建设理想国。而是秉持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想要做“士大夫”的心态,蝇营狗苟的往君主边上靠,祈求一个职位。

当然,除了墨家。

这也就导致了暴秦一统天下,根本没留下什么思想火花,曾经表面繁荣的思想界,一下子就变得荒草萋萋。

等到刘汉取代暴秦,想另寻道路,找出一条不同于秦国的国家运营管理方案,只见一片空白。

白到什么程度呢?

白到宁肯施行“黄老之治”也不愿意重启暴秦的“军功爵”“井田”“秦律”。

可是没用,几年之后,沛县集团发现国家变成了一盘散沙,根本不像一个正经国家,大汉变成了周朝的变种。

当内忧外患齐来,他们又只能用回秦朝的那一套。

刘汉之后,世上还有智者尝试过改变这个“世道”,想要找出一条“帝国”之外的国家发展路径。

隋唐,科举制。

重点不在科举,而在文官,科举只是跟地方势力进行交易的形式,重点是由文官来代替军事贵族。

一个国家的运转,核心在于让所有的阶层达成共识,各安其位,在同一个目标下凝聚成一个整体。

文官的本质是地主,是农业文明下代表基层治理的“士”,是追求稳定的群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