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既然韩相公已经“大橘已定”,那剩下的也就唯有“鼎力相助”了。
当即,“财经会”开出承诺,只要朝廷通过战争决议,他们将作为担保,在金楼挂牌,由京城十八家联行进行发行,熙宁三年第一期战争国债。
苏轼来访的时候,韩琦刚刚坐车离去。
“谁啊,神秘兮兮的?”
“一个战争贩子罢了,为了他的三个儿子,已经抛弃了一切尊严。”
苏轼是来借钱的,赶在好兄弟大婚之前来借钱,也够没溜的。
借钱的理由么,是要办学。
经过这一次的“打击豪强特别行动”,他苏轼的名头已经从“在世李白”,变成了“在世阎王”。
提起来自己,已经没人记得他多么风流倜傥,多么才华横溢。
这太打击人了,尤其是一个立志要追赶范仲淹,甚至打算超过范仲淹的“准圣”。
“办什么学?”
“本令尹觉着你那种学院就挺好,也想挂一个,教授哲学和法律,培养人才,重新厘定天下律法。”
“呃...大长脸,你这步子是不是有点迈的太大了?”
“安啦,哥腿长!”
此次,苏轼打算放弃门第之见,进行儒释道合流,以自己的《九思》为骨架,邀请全国名家,进行哲学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并以哲学为底本,思辨和探讨旧有律法,对《宋刑统》为主的大宋律重新梳理。
“要多少钱?”
“不多,不多,已有数十位善主捐献,只求一处讲学房舍即可。”
苏轼聪明绝顶,贼心思比普通人快十倍,他哪是看中了东京大学,分明是看上了武学院里面搞卧薪尝胆的赵顼。
要说场地,他堂堂首都一把手,哪儿找不出来几千坪的地方。
“也行,我要结婚了,写首贺词,学院送你了。对了,你打算叫什么名字,哲学院还是法学院?”
“小事一桩,每日练笔,已存诗数百首。学院么,既然是三教归一,那不如就叫三一学院好了。”
挠挠头,李长安感觉这名字有点耳熟呢,似乎某个人类之光跟这里有联系。
婚礼已经筹备至尾声,现在一直缺一位“押宴”,也叫“司宾”,就是宴席的总招待。
李财神结婚,自然三教九流都会来贺礼。
商界这边有副会长做门面,市民界有司马康,金融界有张广和,教育界有沈括,就是官场方面还缺个人。
倒不是没人给面子,而是李长安觉得面子不够。
到时候“北党”、“洛党”、“蜀党”、“王党”诸多势力汇聚一堂,总得有个匹配的“司宾”吧。
想来想去,大长脸最合适。
欧阳修病体未愈,司马光修史魔怔了,富弼的地位又太高,当天还要当主人。
往下,王安石是另一头的,吕惠卿能不能回来不一定,吕工著性子清冷。
年轻的人选里,苏辙官位太低,钱韦明不爱出这个头,蔡京艳名太盛,都不适合。
这个岗位的工作难度,或许是本年度之最,苏轼本不想答应,却又推脱不得,最后又讹了李长安一辆马车才作罢。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