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296章 文官爱钱,武官惜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文官爱钱,武官惜死(2 / 2)

现在,民心又回到了太皇太后这一边。

帝国政府给你养老,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与国同休么,天大的荣耀啊,连唐太宗都没有施行落地的仁政。

效忠是有链条的,忠诚也是有成本的。

皇家拿不出利益给权贵重臣,他们也就没有利益来捆绑中间层,中间层也就控制不了底层。

指望着一群在混乱时代里胜出的“豪杰”忠孝仁义礼智信,那是天大的笑话。

利益,始终只有利益,利益才能让人团结。

在吕惠卿征税成果抵达京城的第三天,后党终于有了自我驱动的凝聚力。

以前团结起来是为了对付“王党”和“帝党”,现在呢,他们有了更大的信心,目标是秉国执政。

后党怎么了,后党就没合理性了么?

辽国,西夏,哪个国家不是后党执政?

作为先进文明的代表,我们要紧跟潮流,开拓创新,在后党执政的方向上,后来者居上,开创开发出伟大成果。

有了钱,就有了荣养条例,有了荣养条例就有了审核衙门,就有了领导权力的权力。

你看,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几个步骤,财富就化作了世上最美妙的东西。

面对后党的进攻,王党和帝党采取了全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王党的核心是地方执政官,是两江、福建、两湖的高税率地区的文人,他们的利益不是退休金,是少缴税。

他只要重申自己的执政理念就行,给南方降税,激活全国大市场。

让地方拥有更大的自治权,把财富更多的运用于本地建设治理,更多的投入在科教文卫,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儿子的“死掉”,让老王脱胎换骨,他现在已经学会信口胡来说漂亮话了。

帝党这头,李长安向曹氏建议成立一支基金,一大笔钱搁置不用会影响经济的运转,可是以你们的能力,不论是投入到放贷行业或者生产行业,都会对现有的市场秩序造成冲击。

交给我,我用它来投资稳赚不赔的生意,每年给你保证百分之十二的收益率。

甚至,京官的欠薪代发稳妥运行后,也可以把全国的官员俸禄发放都给交我。我可以提供健康保险之外的养老保险,对于为朝廷做过贡献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个体面的退休生活。

官员养老金制度,在曹氏和李长安的对抗中,神奇的超前诞生了。

这项制度真正的大规模普及还要等到十八世纪末,英国建立了广泛的公务员体系,借着金融工具,完成的改革。

由于巧合,这项制度提前七百年出世了。

大宋财经周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论,并且准确指出,这是大宋高薪养廉政策的重大补充。

很快,养老金制度成了京城第一话题。

好好工作,不大捞特捞,退休后也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忽然间,文官就开始不羞于谈钱了,光明正大的表明自己的态度,钱是社会运转非常重要的工具,运用得法,兴利除弊,才能使大宋持久繁荣。

武官们也表示出了对生命的珍惜,活着多好,以最低的阵亡代价战胜敌人才是本事。

由一群热爱生活的人来治理帝国,何愁这个天下不太平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