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会议非常不顺利,双方围绕人选问题大吵特吵,剑拔弩张。
有人劝李长安,别把后党逼急了,小心“鱼死网破”。
网破了还能再补,鱼死了可就真死了。他不信韩琦这么不理智,在丝毫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还敢玩暴力夺权。
如果真是那样,说明这大宋也就到头了,拽着苏轼回眉山打游击也不错。
开封城的另一件大事是,所有的医生、大夫开始上开封府抗议,递交查禁小报的帖子。
对,大宋的大夫是有这种权力的。
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工种,在五代十国两百年的战乱中,他们证明了自己对稳定社会秩序的贡献能力。
周太祖郭威赋予了开封的大夫们特权,允许“团行”自行制定行医和卖药的规矩,并且有辅佐甚至代替官府进行健康防疫活动执行的权力。
简单来说,大夫们有自己的自律协会,有点类似后世的律师协会。
赵大篡周,顺便也继承了上一任太祖的典章制度。
苏轼收到“团行”的帖子,起初还有点纳闷,怎么大夫还管起来舆论了,到底小报说了什么倒反天罡的言论。
找到“罪证”一看,他自己也乐了。
这明显就是李长安的手笔啊,又来挑动是非了。大宋人画图,只求其意,不求其真。
或者说,文人士大夫画,那是审美表达的一种。
而医生大夫深受士大夫文化影响,也间接感染了这种毛病。
小报上那种精确细致的画法,明显不是“当地人”所为,露出了李长安的马脚。
既然是自己人,那肯定要偏帮。
“且以医理驳之,何必封人之口。”写了个批条,让他们自己找小报理论去。
咱开封府现在什么地位,战时副宰相,一举一动牵涉全国,哪有功夫帮你们调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这样,“团行”的钟会长气愤的从开封府离开了。
你一介小报,怎配与我“团行”对辩,咱们自己说自己的,正本清源,我们也应该出一本报纸,来宣扬我大宋医者的光辉形象,交流行医心得。
办报么,流程已经很简化了。
只要到开封府注册,有两个主笔,承诺发表的内容不涉及泄露国家机密,不涉及人身攻击,随时可以发行。
只不过,要到惠民钱行里存上一千贯作为保证金。
以后但凡被审查委员会发现有违背出版条例的地方,罚钱!
别指望罚了就完事儿了,还要立即补齐保证金,并且在下一期登刊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自从出版条例出台以来,开封府已经注册了两百多份“杂闻刊物”的许可。
大宋的大夫们有钱,一千贯几家医馆一凑就行,很快就把架子搭了起来。
开刊第一件,就是要驳斥某个医学妄人提出的血气论,向大众介绍元气论和阴阳论。
万草堂京城第一名医张浩然亲自主笔,洋洋洒洒,一共写了六千来字,把宋人传统医学对人体的理解,做了详细的阐述。
就算给大众科普了,让大伙了解一下,从扁鹊以来,医学先贤们,是如何认知人体运转的。
这大牛写文,自然得到热烈欢迎。
平时排个号都费劲,有幸能阅读神医的著作,对于修身养性,肯定益处多多。
相比小报那点可怜的销量,“团行”的官方刊物以赠阅为主,一下子风靡全城。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