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187章 这个好玩,再来一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这个好玩,再来一次(2 / 2)

紧接着,从河对岸吆三喝四的,也冲过来一队人。

“哪个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城外清河坊一片都姓廖,一帮不晓事体的腌臜泼才!”

一个膀子比别人宽一倍的方脑壳俾睨众人,站到了中间。

薛侯爷看见熟人来了,脸上恢复从容淡定,上前抱拳施礼,说了几声应酬。

“这边有个不长眼的要抢行,冒称勋贵之家,截咱们的财路。”

“大郎,你也是越发胆子小了,在此处做买卖的能有什么贵人,轰走了便是,管他那个!”

廖都头这才放眼过来,只是一眼,便内心哆嗦了一下。

他在开封府当差十几年,见过形形色色人物不下万人,这几个都是一脸朱紫之气,看着真不像凡俗之辈啊。

回过头,他问薛侯爷:“真是冒称?”

薛侯爷将黄三太的根脚报了一遍,“什么刺史,朝廷宜州只有知州,我看他定然是唬人的。”

廖都头可不傻,要不也不能在人才济济的开封府升到都头。

叫来手下,拿出一份“护身符”查阅起来。从前到后翻了个遍,还真没找到京官里有什么“宜州刺史”。

至于“左监门卫率”,一听就知道是赏赐给大臣子弟的虚职。

上一辈都是虚职,这一辈如果不读书,还能有什么出息。这才重新放下心来,准备拿捏黄三太一伙。

手下把他拽到一边,低声劝说:“都头,为了两成的份子不值得吧,万一是个破落子弟也够咱们喝一壶的。”

回到中间,廖都头喊过来苏辙,“薛大郎告你假造文书,扰乱市易,冒称勋贵,可有这番事情?”

苏辙嘿嘿一笑,“那便更好了,咱们去开封府打官司,正好我家公子有熟人。”

廖都头一咬牙,这帮人有点油盐不进,看来不吓唬一下不行。

“开封府公务繁忙,隔河相望便是我的清河所,要不请各位走一趟?”

赵顼一听能进局子,高兴的不得了,张罗着赶紧动身,他要体验一下被人审问的感觉。

这行为看的廖都头眼皮乱跳,太阳穴鼓鼓直蹦。

哪家的神仙,还有想进衙门玩的!

人群分成三伙,一伙是车厂的几个老师傅加上周边买卖的老板;一伙黄三太,一伙薛侯爷。

廖都头前头带路,三伙人渐次跟随。

这么一折腾,动静更大了,惹得好多路人都来看热闹,把过河的桥都要堵了。

薛侯爷觉着今天不能善了,路上不断派出手下去搬救兵。

第一个,他想到的就是市易务的副使。只要这个人来了,东京城的交易就他说了算,谁反对也没用。

如果副使大人没空,那派来个手下也行,还能省几贯茶水费。

第二个,他找的是度支使吕惠卿的弟弟,吕升卿虽无官职,却借着哥哥的势头,在京城商界无往不利。

这俩人是东京城正面两面的头牌,只要来一个,今天必能抢下这桩生意。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韩琦枢密使正在招标军粮的北上运输,急需大量的重型马车。

以他的人脉,几千辆车子,至少能占上五百辆的份额。

连新车售卖加上旧车改造,这一单少说能赚五六千贯,这么多钱,够在繁华地段买半套豪宅的。

到了清河治安所,廖都头便要将“黄三太”一伙人押入班房。

赵顼还真要往里钻,一把被钱韦唐拉住。

苏辙上前,据理力争,他们这是商业纷争,可不是什么嫌犯。若是“薛侯爷”空口白话控告就能拘人,这天底下还有王法了么?

廖都头心里没底,想了想,最终还是让大伙就在院子里站着了。

治安所调节商业纠纷,让两边各自阐述情由。

赵顼趁人不注意,自己跑到了关押嫌犯的地方看稀奇。里面蹲着好几个穷汉,也正在往外面看热闹。

“你们犯了什么律法,如今正是秋税上解,听人说正是赚钱的时候。”

那几个穷汉一脸气愤,看赵顼穿着华贵,气质非凡,兴许能帮他们伸冤。

“该死的牙行垄断码头,每日抽水涨到了十八文钱,岂不是在喝穷汉的血么,我们来告,反到被拘进来了。”

赵顼一拍栏杆,这不对啊,前日里看过奏章。

为了保证秋税的顺利入仓,朝廷特意下令重申,不得克扣相关人工的工钱。

这三司的活怎么干的,连个运河都管不好。

回到人群里,他叫过来苏辙,把事情问了一遍。朝廷的命令还好不好使,怎么出了城墙就不灵了。

苏辙听完眼前一亮,“官家,此事更好做文章啊!”

赵顼心烦,做什么文章,现在被加重了负担的人肯定都在骂他赵顼,在他当政的时候过不上好日子。

为一家商户主持公道,跟为十万百姓主持公道,哪个影响力更大?

苏辙再次提醒赵顼,咱们是来搞宣传的,今天这事儿赶上了,一定要做得轰动全城。

“让百姓敲登闻鼓,咱们亮明身份,立时办案!”

扮演青天大老爷,赵顼听了直摇头。他天天干阅览奏章的活儿,天下的事儿都是一人一个道理,判案可不好干。

“我来敲鼓,让苏轼审我!”

差点没把苏辙吓趴下,陛下你都二十一了,能不能不吓唬人,天底下有臣子审皇帝的么!

“快,叫皇城司把这里围了,不要叫他们跑掉!”

苏轼挤出去传令,赵顼在这边已经摩拳擦掌,心里琢磨着待会怎么帮码头工人伸冤请命。

那边,钱韦唐跟“薛侯爷”已经掰扯完了。

按照俗规,“黄公子”确实属于理亏,现在东京城的交易早就不是开国时候的规矩了。

可按照朝廷法度,他们这么干也没毛病,毕竟宋刑统规定的就是如此。

一时廖都头也没头绪,取了个折中的办法,让俩家“摸阄”,谁运气好谁来接文三的盘。

忽然,外面开始乱哄哄的闹了起来。

便听见铜锣和唢呐声越来越响,还能隐约听见人喊“回避”、“驾到”什么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