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李长安是肥羊,连皇帝都是。
朝廷没钱了,可内藏库还有,封桩库还有,先支出来一笔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
不给,那就不好好上班!
李长安在政事堂告状,罢工的官员们就在隔壁的三司衙门举行会议。
大家盘算完了大宋的家底儿,商讨出来一个数,五百万。官家必须掏五百万,否则这次政潮不算完。
数出来了,自然要找人去向皇帝通报。
选来选去,度支司主事曹纲被推举了出来。他祖上是曹彬的义子,论关系,也算是官家的远房表弟。
曹纲表现得一副大义凛然,拍着胸脯讲,自己一定站在同僚们一边。
刚一出门,他就直接就去了后宫。
....................
李长安听文彦博让他搞钱,把头摇的比拨浪鼓还欢。
“文相公,我是商人,不是神仙啊。刚帮朝廷借了两千万,修学校和翻建东郭城又借了三百多,我上哪儿弄钱去?”
他比划着,自己才二十出头,你们一帮三朝元老威望到顶的不去借,找我这小娃娃不合适。
文彦博看一眼富弼,你这岳祖父怎么当的,说话好不好使?
富弼装哑巴,一句话也不说。
文彦博无奈,好声好语的解释,他们不是没借过,朝廷欠的那七千多万,不就是这老几位拉的饥荒么!
问题是,脸面用完了,再借借不到了。
李长安一摊手,大家都一样,你们不行,我这也没招啊。
开朝廷的,居然发不出来工资,这事儿别找商人,将来让皇家怎么看,瓜田李下的不好说。
“那你便回去等着吧,等我筹了钱,他们自然消停了。”
等,怎么等得起?
就是他能等,几万人等着吃这口工程饭,等得起么?
“相公,耽搁不得啊!民众易聚难散,如今工地上两万人无工可开,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文彦博请他看看朝廷的衙门,还有一个工作的基层属员么?
乱子,朝廷都乱了,还管什么民间。
眼下,只有搞出来钱才行,否则不等慈宁宫闹腾,他们这些老骨头就得先写请罪札子,然后辞官。
“长安,既然两千万国债可借,何不再多借些,此事若成,老夫亲自给你请功。”
李长安摇摇头,表示不接这个军令。
“相公可知,两千万借款,抵押的是熙宁三年、四年的诸项税收?再借,咱拿什么借?”
这又不是几十贯,能搞个青苗贷一样的信用贷款。
一千六百万贯,朝廷总岁入的三分之一了。
文彦博拿眼神一扫政事堂的诸位,啥意思,你们这宰相当的挺舒服是吧,就让我一个人想主意?
王安石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站出来。
“其实还有东西可以抵...”
“什么,快说!”
王安石拿出来一份报告,正是苏轼调查马政舞弊案的卷宗。
“还有六十万亩养马地,一亩按照五贯算,也值个三百万贯。还有些草料和马匹可以折算......”
文彦博一听,气的吹胡子瞪眼。
咋滴,以后真取消马政啊,抵押进去万一赎不回来,到时候怎么跟官家交代。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