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大宋财经周刊> 第107章 新世界!开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 新世界!开干!(1 / 2)

熙宁二年八月十四,阴转晴。

郑国公,镇海节度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富弼,加封太师,总览朝政。

在两府之外,另立辅政机构太阁,以三年为期,导天子亲政。

太阁六人,以富弼领衔,文彦博副之,濮王任监督,召韩琦回京入枢密院掌禁军,赵抃总掌吏部和谏台。欧阳修年迈多病,以弟子苏轼代掌京畿路,加苏轼为权知开封府。

韩绛教子无方,其子因率众打砸御史台报馆、抢劫民间解库、冲击国债机构,判斩监候,罚金两千贯。

韩绛以爵相抵,贬知真定府,无诏不得进京,换子韩宗师发往儋州劳役。

自此,韩相公从任命到下野,一共经历十天,被民间称为“旬相公”。

《大宋财经周刊》第三期,以“荫官”为题,以王莽、窦氏、袁氏为例,分析仕宦门阀的形成原理,以及对国家稳定的危害,大力抨击国朝的荫官举荐制度。

韩绛出京不足一日,政事堂再次下令,除韩绛为盐山转运司主事。

很多人连盐山在哪儿都不知道,需要查阅地图典籍,才能在沧州军治下找到这么一个小小的军州下县。

韩绛一倒,那些伙同韩宗师打砸抢的纨绔和帮闲立即出奔,京城是待不住了,去外面避避风头先。

想跑?

真当皇城司是吃干饭的,出城不到二里,一个个都被抓了回来,且罪加一等。

杀人的,明正典刑;抢劫的,十倍罚金;跟着起哄没劝阻的,发配西北军前效力。

这些人可没有一个宰相的爹,宰相的爷爷。

使出全身解数最终都求告无门,惹谁不好,砸御史台的报馆、抢勋贵世家的解库、冲击国家债券的发行机构。

没按造反定个谋大逆就不错了。

富弼以太阁名义,派出濮王赵宗谊前去迎还天子。

并下令苏轼改革马政,引王安石入枢密院为副使,担当群牧监制置使,作为改革副手。

令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法司协助变法,清查自庆历以来舞弊事,追缴赃款、追刑相关官员。

太皇太后因身体原因,退回后宫礼佛,不再参与政事。

太后高氏,且贤且孝,自愿入慈宁宫陪伴曹氏。

自此,熙宁二年的一场逼宫夺权,终于落下帷幕。

皇帝赵顼带兵突袭三个御马监之后,一共收获七千匹老弱瘦病马匹,四千多驴子,一千多骡子。

龙颜大怒,发誓不斩尽最后一个马政官员决不罢休。

重回龙庭之后,从捧日军、民壮中挑选千人雄壮者,立为御林军,护卫宫禁。

更换皇城司指挥使、副使、都总管一切官员,以心腹陈公公掌总。

又在文渊阁旁新造一阁,曰天一阁,为天子学政之所。召各地三十岁以下文武英杰入京参选,与天子为伴学。

李长安、司马康、苏辙、王雱、钱氏五兄弟、高饶卿、石峻、折克行、种梁等一批二十余人入选。

其中,苏辙为特拔,担任总学长,常驻天一阁。

李长安为副学长,因身多要务,可三日一课,赏穿三品官袍玉带,官御前讲读,赐宫中行走。

南城外,富宅。

你如果第一次来京城,看见外面接连无穷尽的马车队伍,大概会以为这里是朝廷的官衙正在售卖官牒。

华贵的、简朴的、簇新的、古旧的,各式各样的马车,比运送军粮的队伍还长。

只可惜府上大门紧闭,小门常关,一个也不得而入。

当朝太师,他说一句话品评一句,或许明天一个普通人就能得到高官的举荐;他肯点头,某个大员就敢开启一项改革。

天下人,连皇帝都要听他教导,这不就是圣人中的圣人么!

然而,老登根本不在家。

他又不是只有一套宅子,为官几十载,这点家当还是有的。况且,整个汴京,除了皇宫,他现在想住哪儿都行。

可他没选别的地方,而是住到了庆历旧党当年为了聚会研讨学问所修建的“守仁观”。

老了,没闲工夫去交际,也不再享受别人的阿谀奉承,更不想扩充什么党羽。

能安安静静的看会书,逗逗猫狗,喝点小酒,比什么都自在。

人的年岁大了,眉毛不可遏制的疯长,每一根都拉得老长老长。长了就会垂下来,好听的话是仙风道骨,难听就是老态龙钟。富弼认老,却讨厌麻烦,幸好有个乖孙女,无比耐心的伺候他这个糟老头子。

李长安看一个少女给一个老头修眉,看得极为入神。

过了半刻,他都以为老登睡死了。

富柔调皮的扯着一根白胡子,作势要拔,揪的肉皮都鼓起一个小包。

“诶...诶...疼!”

“长安问你要人,你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装睡算什么本事!”

富弼无奈的结束美好的享受时光,撑着椅背坐正了身子,盯着李长安的眼睛。

“你有京城世家还不够?如果不够,为什么不榜招贤才,以你之名,想效力的不知凡几,不差富家这几头蠢驴吧。”

李长安要大建新城,如今招商局已开,成立了十几个不同的工作处。

明明想要干活出力的人排成长队,他却非跑过来找富弼要人。

“唉....不瞒富公,人穷底子薄啊!李家出身小户,亲朋旧友加一块,住不满一套院子,真的缺体己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