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回到坐衙,立即组织安排各科各房开会。
即日开始,开封府进行专项整治行动,用一半的人力物力来全力运作“青苗贷害民”的大案要案。
凡状必接,有案必立!
不管涉及到谁的亲戚故旧,一律免谈情面,全都拘到开封府大牢。
对于案情特别重大的,比如拿朝廷青苗贷搞九出十三归的,先打二十大板再收监。
有逼迫别人典妻卖子的,想不挨打,先交一百贯的赎身费。
衙门里运转离不开他的,那就交保释金,一人三百贯可以免于拘役,但要限制居住,随传随到。
有给别人走后门的,一旦发现,立即开革。
汴京城别的不多,认字识字儿想当官的,比无忧洞的乞丐都多。
属官们大感不妙,看着苏轼那一百多个弟子,心里面慌的就像饿了三顿饭。
图穷匕见啊!
刚上任才几天,这是要玩移花接木了,你看,后备力量早早都准备好了。
开封府一千八百个衙役,七十多名官员,四百多属吏。
也不知道这帮大爷看上了哪个位置,一个个都是准进士,家里面不是豪强就是书香门第,不会看上自己这个破板凳吧。
“限时半日,内部自查自纠,凡能自首的,积极补救,求得被害方原谅的,我这可以做宽大处理!”
底下一听,有人如丧考妣,有人幸灾乐祸。
当时青苗法推进,户曹和吏曹差点打起来,油水是一点不想给别人粘。
现在好了,罪过也都在你们自己身上,这时候也别想着其他四曹跟你们同舟共济,大家就没在一条船上过。
“府尹大人......”
会议刚宣布结束,一群人就围了上去...
李长安进不了城,直接在南薰门外,最豪华的地方包下了一层酒楼。
钱,那还叫个事儿么!
接了不少人的青苗贷还没投资出去,惠民钱行里现在躺着数万贯的现钱。
三个秘书,广孝负责跑家里,顺便打探姥爷和舅舅的后续消息;
韦民负责下帖子,沟通权贵和大佬,请他们前来赴宴;
蔓蒂负责跟踪汇报学校的建设情况,偶尔要兼职女使,帮着迎来送往,招呼客人。
倒不是他乐意使唤女人,实在是谈话过于机密,信不过外人。
今天剩这点时间,他约了吕惠卿。
俩人还有一笔账没结算,答应了吕惠卿在京畿路消化八百万贯国债,这事儿还没一点动静。
到了太阳快要下山,吕惠卿姗姗来迟。
他最近很忙,忙着救火和捂盖子。
两千万的国债,没了王安石的鼎力支持,他才发现以自己的威望做点事儿,实在是太难了。
走进酒楼,记忆里是个极喧闹繁华的场子,今天却格外不同。
整个一楼大堂只有掌柜和小二,上楼的楼梯口坐着一位异族美女,这令他心生警醒。
莫不是......
正在疑惑之际,楼上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一个身材修长,脸也修长的年轻人,穿着一身奇装异服,快步走下楼梯,朝自己而来。
“闻名不如见面,吉甫兄,神交久矣,今日才得相见,幸会幸会!”
如此怪异的人,看来也只有闻名汴京的李长安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