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一听,牛眼一瞪,怒视马晁:“马晁!你什么意思?瞧不起关某?”
“论冲锋陷阵,你何时胜过本将?右翼要塞至关重要,正需俺这等猛将镇守!”
马晁毫不示弱,反唇相讥:“猛将?匹夫之勇罢了!守城守关,讲究的是灵活应变!”
“你那套猛打猛冲,在落霞山那种地方,只会中了敌人的奸计!”
“左翼渡口众多,更需要机动作战,正合俺的胃口!”
“你说谁是匹夫!”
“就说你了,怎地?”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在帅帐内争吵起来,都争着要去压力最大的两翼驻守,寸步不让。
他们倒不是争功,而是深知两翼防线一旦被突破,镇南关将腹背受敌,关系全局,都想把最危险的任务揽到自己身上。
“够了!”
一直沉默的将领韩兴终于忍不住,出声喝止。
他资历较老,为人沉稳,在军中威望颇高。
“大敌当前,不思退敌之策,在此争吵,成何体统!”
关云和马晁这才悻悻地住了口,但依旧互相不服气地瞪着对方。
冯安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沉重。
欣慰的是麾下将领不畏强敌,勇于担当。
沉重的是,面对李敬这等对手和三十万大军,仅凭一腔血勇,是远远不够的。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目光扫过关云和马晁,沉声道:
“关将军、马将军忠勇可嘉,本帅心甚慰之。”
“然,如何分兵布防,需通盘考量,非逞一时意气之时。”
他看向谋士贾羽和老将韩兴:“贾先生,韩将军,你二人有何见解?”
帅帐内的争论暂时平息,但更大的压力和更艰难的抉择,摆在了冯安国和所有东线楚军将领的面前。
如何在这看似无解的三路围攻中,寻找到一线生机?
帅府之内,关云与马晁的争执被韩兴喝止,但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紧张和对强敌压境的忧虑。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集中到主帅冯安国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冯安国沉吟不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的地图上划过,目光在代表三路敌军和己方防线的标记间来回移动。
分兵是必然,但如何分,派谁去,却关乎整个东线防线的存亡。
这时,老将韩兴再次开口,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冷静:
“冯帅,贾先生,二位将军,敌分三路,我亦需分兵应对,此乃无奈之举,却也必须为之。”
“末将有一提议,或可兼顾各方。”
众人的目光立刻投向韩兴。
韩兴走到沙盘前,指着右翼的落霞山麓防线,说道:
“落霞山一带,山势连绵,易守难攻,但地形复杂,峡谷暗道众多,王忠嗣用兵稳健,蝎族黑狼部又擅长山地袭扰。”
“此地防守,需刚柔并济,既要有猛将据险固守,又需谋士运筹帷幄,防止敌军奇袭。”
他看向关云和贾羽:“故此路,末将建议,由贾先生为主,关云将军为副,统兵六万,前往驻守。”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