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素以刚正耿直著称的老御史,姓陈,须发皆白,闻言猛地站起身。
他情绪激动,虽然压低了声音,却依旧能感受到他的愤慨:
“诸位!我等世受汉禄,身为汉臣,岂能因敌人几句威胁,就心生怯懦,妄议投降?”
“常安乃国都,社稷宗庙所在!太后与殿下尚在城中,我等臣子,自当尽忠职守,与城共存亡!”
“否则,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陈御史的话,代表了一部分深受忠君思想影响的官员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另外几位官员的低声附和。
“陈御史所言极是!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贪生怕死,屈膝事贼?”
“楚国乃虎狼之邦,即便投降,又岂有好下场?不过是与虎谋皮!”
然而,另一批人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位掌管文书机要的郎中令反驳道:“陈老御史,忠义固然重要,但也要审时度势!”
“如今形势比人强!我大汉二十万精锐一朝丧尽,陛下……陛下也已殉国!”
“国力已衰,如何能挡楚国虎狼之师?坚守?不过是徒增伤亡,让满城百姓跟着陪葬!”
他旁边一位与世家大族联系紧密的官员接口道:“没错!更何况,楚国如今已据有七国之地,实力远超我大汉!”
“放眼天下,还有谁能与之抗衡?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周王朝当初不也是力战不敌后,举国归降的吗?”
“听闻楚宁并未苛待周室,反而给予了封爵优待,若我等能助楚王和平接管常安,免去一场刀兵之灾。”
“或许……或许还能为新朝效力,保全家族富贵,这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啊!”
“荒谬!”
陈御史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对方鼻子骂道:“尔等这是卖主求荣!大周归降,乃亡国之耻,岂能效仿?”
“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岂能断送在我等手中?!”
“陈御史!你口口声声忠义,可曾想过城破之后,楚军屠城怎么办?”
“你我的家眷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都为这虚无缥缈的忠义陪葬吗?”
另一位官员激动地喊道。
“贪生怕死之徒!尔等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迂腐!不识时务!你要做忠臣,何必拉着全城人一起死!”
两拨人各执一词,争论迅速升级。
一方高举忠义大旗,斥责对方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另一方则强调现实残酷,认为无力回天,投降是无奈却明智的选择,甚至搬出大周的例子来证明投降并非绝路。
密室内声音越来越大,虽然都极力压抑,但激烈的争吵依旧让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王羽和李弼作为召集人,看着眼前这分裂的场面,心中更是焦灼。
他们原本希望能商议出一个统一的对策,无论是战是和,至少内部要稳住。
可现在,分歧如此之大,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
王羽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他提高声音道:“诸位!诸位请安静!”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