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与大汉、楚国鼎足而立的大唐王朝帝都,皇宫大内却是一片不同于常安的静谧与庄重。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大唐皇帝李世明身着常服,正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之后。
他手中拿着一封由特殊渠道加急送来的密信,信纸是上好的绢帛,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却隐隐透着一丝急促——正是大汉皇帝刘秀的亲笔信。
李世明的目光缓缓扫过信上的每一个字,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看得极其仔细,仿佛要透过这些文字,看穿写信之人内心的所有算计与焦虑。
丞相长孙无极恭敬地垂手立于下方,眼观鼻,鼻观心,保持着绝对的沉默,耐心等待着御座之上这位雄主的决断。
书房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灯花偶尔爆开的细微噼啪声,以及皇帝指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轻响。
良久,李世明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绢帛。
他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嘴角忽然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打破了这令人压抑的沉默。
“呵呵……有意思。”
他拿起那封信,对着长孙无极晃了晃:“刘秀这小子是想借朕的刀,去杀楚宁的人啊。”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和洞悉一切的嘲讽:“他在信中言道,已亲率举国之兵,前往洪都与楚宁决一死战。”
“他希望朕能念在‘唇亡齿寒’的份上,即刻下令东线,对魏地之楚军发动全力进攻,以牵制楚军兵力,助他一臂之力。”
“还许诺事成之后,愿将整个魏地三十六郡,尽数划归我大唐所有。”
说到这里,李世明脸上的笑意更浓,却也更冷:“哼,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空口白牙,便想让我大唐儿郎为他刘家江山流血拼命?那魏地,如今乃在楚将冯安国掌控之下,与他大汉有何干系?”
“他刘秀有何资格,拿楚国的地盘,来与朕讨论归属,做这空头人情?”
长孙无极闻言,抚摸着下巴的胡须,脸上也露出了了然的笑意,上前一步,缓声道:
“陛下圣明,一眼便看穿了刘秀的窘迫与算计。”
“他此举,恰恰证明了大汉王朝确已到了油尽灯枯、无计可施的境地。”
“否则,以刘秀才登基的傲气,断不会写下如此近乎恳求且让利至此的国书。”
他话锋一转,分析道:“不过,陛下,刘秀御驾亲征,确是一步险棋,但也可能是一步妙棋。”
“此举必能极大激励大汉残存的士气,或许,真能在洪都城下,暂时挡住楚宁的兵锋。”
长孙无极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声音也压低了几分:“只要楚宁那十几万主力大军被刘秀死死拖在洪都战场,无法东顾……那么,魏地方向的楚军便成了孤军!”
“我军与蝎族联军共计三十万,面对同样是三十万的楚军,兵力相当,但敌方主帅被困,军心必受影响!”
“这确是我军全力出击,一举击溃冯安国,夺取魏地千载难逢的良机!”
他越说越是兴奋,显然看到了其中巨大的战略利益:“此战若启,洪都、魏地两处战场,双方投入总兵力恐逾六十万!”
“规模之大,堪称前所未有,足以决定未来天下归属!微臣建议,陛下不妨顺水推舟,答应刘秀的请求!”
最后,他提出了具体人选:“为确保此战必胜,微臣举荐,由李敬将军出任统帅!”
“李将军用兵如神,稳重大气,足以统筹全局,协调我军与蝎族各部,必能克竟全功!”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