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牛逼!”
“欢迎苏寒学长载誉归来!”
“为国争光,科大骄傲!”
学生们挥舞着彩带,高声呐喊,气氛热烈至极。
苏寒已然成为了所有科大学子心中的偶像和标杆。
校领导亲自迎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代表团特别是苏寒在交流活动中展现出的过硬素质和为国争光的卓越表现。
表彰大会的余温尚未散去,鲜花和掌声仍萦绕耳边,苏寒就接到了陈教授的电话,让他前往其办公室一趟。
苏寒整理好军容,敲响了陈教授办公室的门。
“请进。”
苏寒推门而入,却见办公室内并非只有陈教授一人。
军区副司令赵建国中将正坐在沙发上,端着茶杯,笑眯眯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与期待。
“首长!陈教授!”苏寒立刻立正,敬礼。尽管与赵建国私交甚笃,但在正式场合,军礼一丝不苟。
“行了,这里没外人,放松点。”赵建国笑着摆了摆手,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
陈教授也面带微笑,示意苏寒坐下,然后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小子,这次干得漂亮!”赵建国开门见山,声音洪亮,“这次国际军校生交流,你给我们华夏、国科大争脸了!”
“首长过奖了,这是我职责所在。”苏寒平静回答,并未因赞誉而自满。
赵建国眼中赞赏更浓,他就喜欢苏寒这股胜不骄、沉稳如山的劲儿。他放下茶杯,神色稍稍严肃了一些:“叫你来,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
苏寒挺直腰背,凝神静听。
“第一件事,是关于你之前那个大胆的建议——组建一支完全模拟外军作战体系、装备、战术的专业化‘蓝军’部队。”
赵建国目光灼灼,“你的建议报告,我和陈教授联名提交后,经过了总部多次研讨和论证。现在,我可以正式告诉你,组织上已经原则上批准了这个方案!”
苏寒心头一震,眼中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组建一支强大的、足以磨砺全军各精锐的“磨刀石”部队,是他基于前世经验和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判断,深思熟虑后提出的构想。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高层采纳并推动。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意义重大,但也困难重重。”
陈教授接口道,“这支部队需要全新的编制、装备、训练大纲和思维模式。总部决定,等你从国防科大顺利毕业,这项任务就将正式启动,由你担任该部队的首任主官,负责全面的筹建和训练工作!”
重任在肩!
苏寒感到一股热血在胸中涌动,他站起身,铿锵有力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组织信任!”
“坐下坐下,”赵建国压压手,脸上又露出了那种“老狐狸”般的笑容,“别急,还有第二件事,关于西点军校的那个邀请。”
苏寒微微一愣,他早已明确拒绝,难道还有变数?
“你当时拒绝得很干脆,展现了我华夏军人的气节和忠诚,很好。”
赵建国肯定道,“不过,在你回国后,西点军校方面通过外交和军事交流渠道,再次联系了我们国防科大和军区。”
“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不以学员身份,而是以‘外聘战术顾问’的形式,邀请你前往西点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交流和任职。”
“三个月?”苏寒眉头微蹙。
“没错。”赵建国身体前倾,语气变得意味深长,“苏寒,你知道我们未来的‘蓝军’要模拟谁,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谁。”
“西点作为世界顶尖军事学府,汇聚了鹰酱及其盟友最前沿的军事思想、训练体系和未来军官。”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你可以近距离、深层次地观察、学习乃至‘借鉴’他们的优点,同时,也能更清晰地洞察他们的弱点。”
陈教授也补充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侦察’。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利大于弊。所以,原则上同意你接受这份邀请。”
“这既是交流,也是任务,是你为未来组建‘蓝军’所做的必要准备。”
苏寒瞬间明白了高层的深远用意。
这不是简单的留学或交流,而是一场带着特殊使命的“潜入”。
去敌人的“神庙”里,学习他们的仪式,看清他们的神像,最终是为了找到击败他们的方法。
“我明白了。”苏寒目光坚定,“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好!”赵建国一拍大腿,“具体的手续和安排,军区会和国科大、外事部门协调办理。时间大概定在一个月后,你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说完这两件大事,赵建国神情放松下来,靠在沙发上,笑着抛出了第三个消息:“还有个好消息要提前告诉你。关于‘感动华夏十大人物’评选……”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苏寒。
苏寒心中了然,其实从全网投票的火热程度和他在军训和演习中、以及这次国际交流活动再次引发的巨大社会反响,这个结果已在预料之中。
“内部消息,你已经成功当选!”
赵建国语气中带着自豪,“具体名单,央妈这两天就会正式对外公布。半个月后,在京城举行颁奖典礼。这可是莫大的荣誉,代表着国家和人民对你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的最高肯定!”
“谢谢首长和组织培养。”苏寒平静接受。
“颁奖典礼很重要,你要做好准备。”
赵建国叮嘱道,“等颁奖典礼结束后,你就着手准备前往西点的事宜。这三个月,对你,对未来那支特殊的部队,都至关重要。”
离开陈教授办公室,苏寒走在国防科大静谧的林荫道上,内心却波澜起伏。
荣誉、使命、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感动华夏的颁奖,是对他过去一切的总结与褒奖。
正如赵建国所透露的那样,两天后,央视新闻正式公布了本年度的“感动华夏十大人物”名单。
“兵王苏寒”的名字,赫然在列!
官方给出的颁奖词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他的事迹与精神:
【于军营,他是淬火成钢的兵王,九冠加身,实战扬威;于危难,他是挺身而出的英雄,逆行火海,守护安宁;于校园,他是严苛与温情并存的师者,淬炼筋骨,铸魂育人。他用热血书写忠诚,用担当诠释信仰,展现了新时代华夏军人最动人的风采!他就是——兵王苏寒!】
消息一出,举国欢腾!
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争相报道,社交平台再次被“苏寒”和“感动华夏”刷屏。
他的事迹被一遍遍传颂,他的形象成为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榜样。
【实至名归!苏寒不当选谁当选?】
【看得我热泪盈眶,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
【一人感动一国,这就是华夏军人的力量!】
【恭喜苏教官!你是我们粤州大学的骄傲!】
当新闻联播用庄重的声音念出苏寒的名字和那段铿锵有力的颁奖词时,进修学员中队的学习室里,正组织收看新闻的学员们先是一静。
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呼和热烈的掌声!
“牛逼!苏寒真的当选了!”
“感动华夏十大人物!我的天,这可是国家级最高荣誉之一了!”
“实至名归!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掷地有声!”
“咱们中队的!这是咱们中队的荣耀!”
学习室里瞬间沸腾了,所有学员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坐在后排的苏寒,眼神里充满了敬佩、羡慕以及与有荣焉的自豪。
苏寒这个名字,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不断创造着奇迹,如今更是将这份辉煌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在这片沸腾之中,306宿舍的三位成员——李振、王涛、刘斌,他们的感受无疑最为复杂和深刻。
王涛第一个从座位上蹦起来,几乎是扑到苏寒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得语无伦次:
“我靠!苏寒!苏寒!感动华夏啊!你小子……你小子真是……让我们说什么好!以后出去别说我跟你一个宿舍,压力太大了!”
李振也走了过来,他比王涛沉稳些,但眼中的震撼和佩服同样浓烈。
他重重地握住苏寒的手,用力晃了晃:“苏寒,恭喜!这份荣誉,太重了!你值得!老子……我李振这辈子没服过几个人,你是这个!”
面对室友们由衷的祝贺和依旧难掩的震惊,苏寒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
荣誉带来的喧嚣并未持续太久,无论是苏寒本人还是中队,都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学习训练节奏。
苏寒依旧是那个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图书馆的学员,仿佛“感动华夏”的光环并未给他带来任何改变。
一周后,正式的通知下达。
苏寒将前往京城,参加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行的“感动华夏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军区、学校和中队对此都极为重视,特意为他调整了课程和训练安排,并安排了行程。
出发这天清晨,天色微亮。
苏寒已经整理好行装,穿着一身笔挺的春秋常服,肩章上的少校军衔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他并没有携带太多行李,只有一个简单的行军包。
李振、王涛、刘斌三人坚持要送他到宿舍楼下。
“苏寒,到了京城,好好享受属于你的高光时刻!”王涛咧着嘴笑道,“别忘了多拍几张照片回来!”
李振拍了拍苏寒的肩膀,语气郑重:“代表咱们全军官兵,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来!”
楼下,中队派来的车已经在等候。
苏寒与三位室友用力握了握手,转身,走向车辆。
车子缓缓启动,驶出国防科大庄严的大门,汇入清晨的车流,向着机场方向而去。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