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都市>一代帝王刘义隆> 第一三六章 拓跋焘思念被杀的太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六章 拓跋焘思念被杀的太子(1 / 2)

崔浩被诛之后,拓跋焘每每想起他,心中就充满悔意。.崔浩死后,他的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就常为拓跋焘出谋划策,魏的军国谋议常出于李孝伯。其时李孝伯出视北部州郡,途中病危,有人传言他已死,拓跋焘信以为真就哀悼他,说:“李宣城可惜!”过了一会儿,他又改口说:“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可是,错杀崔浩,并非拓跋焘唯一的悔恨,其实更有甚者。

自从杀了太子晃以后,拓跋焘渐渐知道太子无大罪,因此心中常怀悔恨。那一日,拓跋焘在随从的陪同下到园林中去转悠。他看到有一猿不同于他猿:它不停地跳着,又不停地悲鸣,鸣声凄哀。他就问侍从原因,园中的官员就告诉他“猿子前日坠崖而死”。拓跋焘听了这话,一下子想起了太子,就站定了,脸上浮现出悲容,然后再无兴致游赏,转身离开了。

当日午后,拓跋焘因想念太子而想起了前太子太傅、著作郎高允,于是传诏高允入殿。

自太子被杀后,高允已经很久没有晋见皇上了。高允步入殿堂,从远处一见拓跋焘,就泪流不止。待他行礼完毕,拓跋焘也陪着这位老臣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过了一会儿,君臣都未交一言,拓跋焘就示意他离开了。

左右侍从不解其意,窃窃私语。

“以前高允入宫,往往晨时入暮时出;今日不交一言,陛下就示其离开。”

“高允无端悲泣,令陛下哀伤,何故?”

拓跋焘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把他们召到跟前,说:

“你等不知高允何故悲泣?”

“臣等见允无言而悲泣,陛下也为之悲伤,因此私语。”

“朕知道。崔浩被杀时,高允也应死,赖太子苦谏,这才得免。今日无太子,高允见朕才如此悲伤。”

众人这才明白。同样侍立于侧的中常侍宗爱见拓跋焘陪高允一同流泪,背上的汗水也涔涔地流下来了。良久,也许是考虑到宗爱在侧不便多言,拓跋焘就仿佛自言自语似的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