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之上,伴随着景和帝的话音落下,周遭顿时间便泛起一阵嘈杂。
听着众大臣议论纷纷,楚清商缓缓抬起头,看向一旁的沈徽之,那时他也将手落在了自己身边,握着她的手,以示安慰。
两人相互搀扶站起来。
那一刻,楚清商的心底好像更加安心了,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好戏的降临。
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微臣以为按照我大靖律法立储当在立长立贤两者择选,若两者兼得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若是不成臣以为立贤,贤德之人更能护佑我大靖百年基业长远流传。”
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臣以为立储自然要立长,毕竟这是我大靖百年来历朝历代的规矩。这哪有越过长子,择幼而立的规矩。这规矩若是被打破,岂非是遭人议论。”
“那照你这么说,立长,但倘若此子不贤,不能因此挑起一国之重任,到时候我大靖百年基业再次断绝,又何谈其他!”
“你这话倒是说的不错,只是你又怎么知道景王殿下不贤德!”
“是我不这么认为吗?是你可别忘了,景王当初是因为什么才被贬出京都的,再说,他倘若真的贤德,又怎么会被贬出京城?”
“你这明明是上纲上线,强词夺理,人这一生孰能无过,这圣人都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大人你这光抓着过往的事情不放,是何道理?”
“我那是抓着过往的东西不放吗?这今日在在场之人谁不知道,景王告病不能前来,既然是不能前来,你又怎么知道他就一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了?还有,陛下万寿节这样大的事情,景王殿下都未曾在这个时候前来赴宴,那得是病成什么样子了?”
“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如今陛下寿宴,大人当众说这些是不是有些大不敬的意味啊?景王殿下怎么不好了,用得着你在这里说三道四!”
“我那是就事论事,到底是谁在哪里说三道四的,谁心底清楚!我一心为了大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又说错了什么!总之,为了大靖千秋万代,还是立晋王殿下为储君才是万全之策!”
“我认为还是景王殿下更能担此大任,景王殿下先前深得陛下信任,嫡长贤都占了!立景王殿下为储君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你还有何不可?你别忘了当初景王就是因为失德,才被逐出京都的!失德之人怎配登上储君之位!”
“你!”
……
听着几位大臣争得头破血流,曹苑倒是没想到楚惊寒远在偏远之地,朝中竟然还有人愿意为了他的大业与他作对。
不行!她绝对不能让景王占据了上风,当初好不容易才把这个景王弄出去,今日也绝对不能败于下风。幸好他早有准备,他的视线落在又一批隶属于自己的臣子,示意他们继续向陛下谏言。
转眼间,又一批人站出来。
“微臣以为晋王殿下才是储君之位合适的人选。”
“微臣附议。”
“臣附议。”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