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了的师父话就多起来了,会给他讲历史,会给他讲山外的人心,还是给他讲自己年轻时的人和事。
他最爱睡觉,犯起困来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可每年的年三十,他都能精神抖擞地守完岁。
直到师父醉意上头,酣然睡去,他才会倒在他怀中,也跟着睡去。
六岁前的年是怎么过的,他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他记忆中只有跟着师父度过的一年又一年的除夕夜。
十一年后,师父仙去,他回了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有祖父、祖母陪自己过年,府中内外张灯结彩,处处可见丫鬟仆侍欢快的笑脸。
这些都很好,可惜没有师父,也没有前前,还有个惺惺作态的霍伯征。
这半年来,霍伯征一直在自己的院中守孝,每天除了给孔氏抄经,就是读书习武。
除了每日早晚去松鹤堂请安磕头,从不踏出院门半步。
乖巧得仿佛那个要杀亲弟弟、杀未婚妻,嫁祸给亲娘,以逼死亲娘的恶徒都是他们幻梦一场。
年三十是他自孔氏死后,第一次与家人坐在一起用饭。
席间,他乖巧地起身为霍老将军和霍老夫人布菜,被霍老夫人厌恶地喝止后,就一直乖乖地保持着沉默。
用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守岁。
霍老夫人牵着霍幼安上了炕,又递了把瓜子给他。
若是往年,霍老将军定然是要端坐主位一直到守夜结束的。
但白前叮嘱过他,他的腿不能再受寒,他便也在老妻的催促下上了炕。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霍伯征孤零零地坐在
这半年来,他瘦了不少,越发显得可怜兮兮的。
霍老夫人一点没觉得他可怜,拉着霍幼安说些家长里短,说着说着便不自觉说到了自己的独子。
“像你爹,总是觉得你娘才高八斗,又怜惜她独自守在京城,便一味地迁就她。
却不知,不论是男子还是女子,只要身为人,见识想法总有不足的地方,总有错误的地方。
再贤明的皇帝也需要丞相辅佐,再厉害的大将军也需要军师出谋划策。
你爹只顾着怜惜你娘,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反倒让她的性子越发地左了,总觉得自己最厉害,自己永远是对的。
却不知道,身为男子怜惜妻子是该当的,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她若是错了,特别是大是大非上,规劝引导才是正途,不能叫她一条道走到黑,害人害己”。
霍幼安严肃点头,祖母说得对,其他的,他都可以迁就前前,但大是大非,如前前要退婚这种事,他就绝对不能让步!
他要规劝引导,不能让她一条道走到黑,害了他就算了,还会伤害到她自己!
自从那天前前喊出什么再嫁从心后,就没再说过他们的亲事,也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他总觉得她在憋着坏,就等到时机成熟,一下爆发出来,打他个措手不及!
霍幼安有些紧张,本来有些迷离的眼神顿时清醒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霍老夫人,“祖母说得对!”
霍老夫人见他这个模样,只当他是喜欢听些家长里短的,便又说起了承恩侯夫妻。
承恩侯是宋正则的父亲,先贞顺皇后嫡亲的弟弟,少年时也是个俊秀聪敏的人物。
宋家怕他读书分心,直到他中了进士后才开始给他议亲。
那时候,先贞顺皇后虽然还不是皇后,却已经成为太子妃,极受先帝喜爱,看重,经常亲自教导。
承恩侯身为先贞顺皇后唯一的嫡亲弟弟,自然也水涨船高,一放出议亲的风声,整个京城的贵夫人们都坐不住了。
有适龄女儿的自然要积极筹谋,没有适龄女儿的,也将侄女、外甥女、族中的女儿接到府里养着,都想钓到那条金龟婿。
最后,承恩侯却选中了如今的承恩侯夫人,当初的陈县主。
陈县主的祖母是先帝的皇姑,不甚受宠,下嫁的陈家不好不坏。
陈家也并没有因为公主下降而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因着子孙不出色,到了陈县主这一代,家中已是日益衰落。
陈县主的祖母在临死前着人抬了自己进宫,几乎是爬到了先帝面前,求到了先帝恩典,为陈县主求到了县主的封号和一桩好亲事。
不想那桩好亲事却只持续了五年,五年后就闹出了陈县主的夫家以其无子、善妒,要休妻的事来。
其时,先帝已然驾崩,今上即位,陈县主数次欲进宫,都被强盛的夫家拦住了。
不想,最后的结果却是大出所有人意料,陈县主与夫君和离,带着自己的嫁妆大归。
故事说到这,也只能说明陈县主性子刚烈,且颇有手段,在那样的情况下,尚且能从婆家全身而退。
只更离奇的却在后头,陈县主大归半年后,她的夫家就开始频繁出事。
先是她的婆母突发心梗而死,接着是她的夫君在母孝中被人发现与妾侍厮混,被弹劾摘去功名,接着又是她的长嫂、弟媳、小姑……
半年后,在一场雷雨中,她前夫家的府邸更是被雷劈中,熊熊燃起大火。
火势之大,连大雨都浇不灭,一家人全部葬身火海,只几个住得靠近门房的仆从逃了出来。
各种言论尘嚣直上,有说是陈县主复仇的,更多的却都是说他们做了恶事,遭了报应。
当时这件事闹得极大,引起了帝后的注意,先贞顺皇后便点了时任京兆府尹的承恩侯亲自调查。
承恩侯调查的结果就是一切都是意外,没有复仇之说,也没有报应之说。
陈县主夫家的宅邸已经葬于火海,却还剩下了些黄白之物没有烧尽,还有各种商铺、田庄等。
承恩侯做主全部折价卖了,所得银钱在京郊办了一座善济堂。
用于收留被父母遗弃的女婴和无家可归的女子,延请嬷嬷、师父无偿教导她们维生的手艺。
又过了一年,承恩侯八抬大轿抬着弃妇之身,家族衰败,又流言缠身的陈县主进门。
在前夫家五年无子的陈县主在过门的一年后就生下了嫡长子宋正则。
在前夫家善妒泼辣的陈县主在承恩侯府很快就赢得了家中所有人的敬重喜爱,先贞顺皇后见了都会亲亲热热叫上一声弟妹。
甚至有人说,后来贞顺皇后大力鼓励寡妇再嫁,就是受了承恩侯夫人的影响。
“所以说啊,夫妻夫妻,先有夫再有妻,夫君若是毫无原则,妻子必然胆大妄为。
夫君若是无能好色,妻子必然泼辣善妒,夫君贤明大度,妻子才会贤惠大方”。
霍幼安越听越精神,要不是怕霍老将军和霍老夫人吓着了,他甚至想拿个小本本记下来。
他就是又能耐又大度,前前就是又聪明又体贴!
“说起承恩侯——”
霍老夫人说着长叹了一口气,“算了,不说他了……”
霍老夫人的话题拐到了其他地方,霍幼安十七岁的大年夜就在祖母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中过去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