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
“诸位同僚。”
“掸国已经崩了,扶南撑不住了。”
“骠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大兴宝钞的弊端需要有国度来承受。”
“同样,也需要商业来流通刺激,大兴的路不应该停留在诸夏。”
“现在若是无互市券书背书,没有王上与百乘王的钦定,他们其他公国会与大兴互市吗?”
王朗气的吹胡子瞪眼,直接跳脚怒斥道。
“嗯。”
庞统起身说道:“王上,臣以为当得攻伐凉地,收复边地郡县,重开丝绸之路,与海上贸易,双管齐下,从而应对大兴宝钞的疲软,大兴的前进不能停,停下便是自我崩塌!”
“臣附议。”
荀缉,诸葛亮第一时间附喝道。
“陆逊已经入海西下数月。”
“可是与百乘王朝,不过是先锋试探。”
“臣以为互市券书还是有必要,同样重开丝绸之路亦有必要。”
“不过征伐凉地恐怕难以动用大军,而且火器现在大多集中在神机营。”
“少量在陷阵营,东府军,南府军的舰船之上,臣以为凉地可逐,但逐之有方,商业可定券书,但定之有度。”
鲁肃斟酌片刻,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见地。
对百乘王朝要行互市券书,对西凉边地还是要伐。
至于如何拟定章程,需要各部司的通力合作,不是一部一司的话就能拟定。
“西凉可战。”
“安能让异族肆虐。”
刘晔,陈宫,贾诩作揖妥协道。
“王上。”
荀攸半阖的眸子骤然睁开,沉声道:“火器可以退敌,但速度有些慢了,毕竟现在连神机营一半都未曾配发,臣以为可遣骁骑迎战!”
“继续。”
宁辰抿了口茶道。
荀攸深吸了口气,恭敬道:“终究是不堪一击之敌,臣以为派遣一万轻骑,足以击溃,不过暂时不必着急,等候敌人窥境,我们在出兵,现在还需要内政为主,今年大兴确实没有太大的底蕴可以出兵。”
“嗯。”
宁辰敲打着桌案,淡漠道:“军议司拟令,表神机营统帅周进为司隶校尉,负责长安城防,大兴卫负责内城城防,两者不可互涉。”
“喏。”
荀攸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互市券书先进行拟定章程,提交内史省复议,若是可行的话,孤可以派遣礼部前往百乘王朝,若是他们不肯签订,直接用火炮轰开其国门,占据一片地域,来施行商业计划。”
“喏。”
鲁肃,王朗等人心中猛然一跳。
宁辰还是那个铁血手段的大兴王,为了大兴的发展可以不顾一切。
“去吧。”
宁辰拂袖道:“这几日,可以放赵云去军营之中观摩,但是司天卫要做好监察,北四州的谋划不能出意外,不然将有无数人丧生。”
“喏。”
众人躬身退出司德殿。
一连数日。
长安城内外愈发忙碌。
同时,大兴治下各州的贩夫走卒也开始朝三辅奔赴。
一条条广阔大道,兴起无数驿站,茶摊,乃至还有贩卖的马匹等等。
中原四州,俨然有种蓬勃发展的契机,加上秋收将至,百姓的忙碌也比以往更盛,各大府军训练之余,也帮助百姓收割麦草,整饬水利等等。
长安城外。
骊山往西,建设的营地极为广袤。
中府军驻扎之地,已经不只是用军帐来驻扎,仿佛是一座军城。
“子龙将军。”
王岳边走变行,解释道:“张绣将军身为西府统帅,已经奔赴上陇,长安是中府军的驻扎地,故而王上准许某领你来参观。”
“多谢。”
赵云眉头紧蹙道。
“大兴册立五府,六十万大军。”
“西府军负责益州,唐旄,西域。”
“南府军镇守南中,交地,以及江东沿海。”
“东府军镇守徐州,日后会迁徙在青州等地。”
“北府军镇守并州,幽州,乃至可能扩展至高句丽等地。”
王岳缓缓讲述,说道:“中府军属于王上垂管,驻扎司隶,爆发战事之余,会配合各地府军出兵。”
赵云复杂道:“五府之军,四方之边疆,中府为之主力支援。”
“不错。”
王岳点了点头,继续道:“四府大都护只有监军,调换防线之权,非战事紧急,哪怕是调换防线也需要上禀军议司同意才可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