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起晚枫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起晚枫堂(2 / 2)

她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都退下吧。”

婢女们应声退下,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声响。

很快,殿内便只剩下吕太后、朱允炆,以及垂首立在角落的首领太监袁如海。

“曹国公去重华宫的事,你可知道?”吕太后坐直了些,随手端过一旁的白玉杯,指尖摩挲着杯沿的缠枝纹,语气听不出喜怒。

朱允炆点了点头,走到袁如海搬来的紫檀木凳上坐下,椅脚与金砖地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羽林卫已经将消息禀报于儿臣,称他与吴王待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

“那你怎么看这件事?”吕太后抬眼看向他,目光像是带着钩子,紧紧锁住朱允炆的脸,审视之意毫不掩饰。

朱允炆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沉吟片刻才开口:“儿臣与李景隆、吴王自幼一起长大,他们二人本就亲近。”

“如今吴王久居重华宫内,李景隆逢年过节入宫探望,也是常情。”

吕太后冷笑一声,将白玉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溅出几滴在桌案的描金漆盘上。

“他如今无官无职,不过是个闲散国公,却凭着一块先帝赐的令牌,随意进出宫门,这也叫常情?”

她声音陡然冷了下来,先前的慵懒消失得无影无踪,周身的气场瞬间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不合礼法!更不合规矩!”

“如今的天子是你,不是先帝!”

朱允炆面露难色,垂眸道:“那通行令牌是太祖爷爷当年赐给岐阳王的,是对李家的恩赏。”

“儿臣若是强行收回,恐怕会落人口实,说儿臣薄待功臣之后。”

“就是因为你太念旧情,太优柔寡断,才会造成如今这副局面!”吕太后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

“有些事情,即便本宫不说,你也该明白其中的利害。”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曹国公三番五次入宫探望吴王,谁知道他是真的去探望,还是借着探望的由头,与吴王暗中勾结?”

“你是大明的皇帝!”吕太后往前倾了倾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朱允炆,“有些时候,千万不能心软!”

“妇人之仁只会让你错失良机,将来横生枝节,追悔莫及!”

朱允炆眉头紧锁,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知道母后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李景隆手握兵权时便深得军心,如今虽无官职,却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若是他真与吴王联手,确实是个隐患。

“儿臣明白母后的意思了。”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炆躬身答应了一声。

吕太后见他听进去了,脸色稍缓:“当务之急,是想办法阻止他与吴王的联系。”

“若是能设法破坏他们二人之间的信任,让他们反目成仇,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话音落下时,她的眼底闪过一丝算计的光。

“儿臣知道了。”朱允炆拱手一礼,语气认真了许多。

母子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大多是吕太后叮嘱他处理朝务时要果断些,朱允炆一一应下。

随后便以朝务繁忙为由,起身告辞。

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吕太后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她转头看向角落里的袁如海,声音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你找的人,找得怎么样了?”

袁如海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回太后的话,都已经找齐了。”

“都是奴婢精心挑选的,身家清白,嘴严得很,即便有人去查,也绝对查不到半点异常,更不会牵扯到太后。”

“很好。”吕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抿起一抹冷笑,“既然允炆下不了狠心,那就只能本宫帮他一把了。”

随着话音落下,一抹阴森的笑意在她嘴角一闪而逝。

...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晚枫堂便来了个不速之客。

确切的说,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当李景隆收到护卫的禀报赶到大门口时,一眼便看到了站在石阶下的袁如海。

袁如海一身深青色官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见李景隆出来,眼睛都亮了几分。

在袁如海身后,站着两队身穿亮银色铠甲的羽林卫,手持长枪,身姿挺拔,气势凛然,显然是来撑场面的。

而羽林卫旁边,则站着八名女子。

她们都穿着清一色的淡粉色襦裙,裙摆绣着精致的海棠花,妆容精致,眉眼间带着几分刻意的柔媚,一看便是精心打扮过的。

“见过曹国公!”袁如海率先开口,身后的羽林卫和女子们也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整齐划一。

门口的护卫见李景隆出来,立刻躬身让开了门口。

李景隆站在石阶上,目光扫过下方的人群,最后落在袁如海身上,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袁公公,什么风把你吹到这栖霞山来了?”

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袁如海脸上的笑容更甚,往前凑了凑,躬身道:“回曹国公的话,老奴今日前来,是奉了太后的懿旨。”

“还请曹国公下阶领旨。”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明黄色的卷轴。

李景隆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有立刻下去,而是缓缓走下石阶,对着那明黄卷轴躬身行了一礼。

与觐见朱允炆时一样,他依旧没有下跪。

袁如海见状,挑了挑眉毛,缓缓打开卷轴,清了清嗓子之后,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念了起来:“太后懿旨...”

“曹国公平燕有功,实乃我大明柱石。虽如今不在朝堂任职,然有功必赏,此乃我大明祖制。”

“闻国公夫人袁氏已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特赐婢女八名,伺候曹国公饮食起居,望国公笑纳。钦此。”

随着话音落下,袁如海缓缓将卷轴合上,双手捧着,递向李景隆。

听闻此言,李景隆这才明白袁如海身后那八名女子的来历,不由得挑了挑眉,眼底闪过一丝讥讽。

“曹国公,接旨吧。”袁如海见他不动,又往前递了递卷轴,脸上依旧挂着谄媚的笑,轻声提醒道。

“我能拒绝吗?”李景隆抬眼看向袁如海,又扫了一眼那八名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的女子,忽然笑了,语气半开玩笑半认真。

袁如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冷意:“曹国公这是要抗旨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