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善登说到做到,真没指手画脚。
他带来的副导演、制片主任等人分散到各个部门,更像是观察和学习,偶尔提点小建议,也语气谦和。
沈善登本人,则大部分时间就搬把椅子坐在陆钏旁边,一起盯着监视器,沉默得像尊佛。
陆钏起初浑身不自在,旁边坐着尊真神,压力巨大。
但见沈善登确实只是看着,并不开口干涉他的调度和讲戏,他慢慢也稍微放松了些,甚至生出点错觉。
然而,变化是悄无声息发生的。
先是剧组的盒饭。
之前剧组伙食混乱,吃饭时间也没个准,做好的饭拉过来,已经凉了。
管理
不存在的。
沈善登的人进来第三天,后勤那边悄无声息地换了人。
到了饭点,热腾腾、荤素搭配合理的饭菜准时送到每个人手上,甚至还有滚烫的姜茶驱寒。
这件事不难,东北大冬天卖盒饭的,人家也是热的。
为什么剧组做不到,说到底是管理能力缺失,做饭的和吃饭的没有协调。
吃上一口热饭,就这么一件小事,直接让整个剧组的人心和士气回暖。
大家干活卖力了,抱怨少了,眼神里有了活气。
才过了几天,陆钏发现自己头天晚上绞尽脑汁排好的计划,第二天总是能异常顺畅地完成。
沈善登的人,似乎总能提前预判到可能出现的麻烦。
效率高得让陆钏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拍起来顺手了,ng次数少了,每天的镜头量甚至超出了预期。
但是陆钏很快发现不对劲。
现场的工作人员,遇到问题不再第一时间跑来问他怎么办,而是下意识地看向沈善登的人。
甚至连摄影指导、美术指导,讨论方案时,都会很自然地征询沈善登的意见。
没谁刻意,就是自动的向太阳靠拢。
四月的长春,温度依然不高,太阳带来的温暖让人下意识接近。
演员更是也是。
他们才是受到折磨最多的人,特别是中方演员。
一开始大家抱着历史使命,但是长时间沉浸在历史苦难之中,精神都快出问题了。
甚至高园园,都有点抑郁了。
这种时候,自然也需要太阳的温暖。
高园园一场情绪戏反复找不到感觉,陆钏讲了几遍戏都没用,她下意识转头,带着点求助的意味看向一直沉默的沈善登。
沈善登起身,走过去,和高园园,还有演对手戏的刘烨说了两句。
两人愣了一下,随即恍然。
再开拍时,带着高园园一下子进入了状态。
陆钏看在眼里,一次两次,陆钏还能告诉自己这是正常沟通,当看不到,任由沈善登输出自己的剧组。
但是时间长了,动静大了,实在没法装睡。
连范伟拍完一条,都习惯性地瞥一眼监视器后的沈善登。
看到他微微点头,才露出放心表情时。
陆钏坐在导演椅上,看着周围井然有序、高效运转的片场,看着那些曾经对他唯唯诺诺,如今却更信服沈善登团队的工作人员,看着演员们望向沈善登时那种信赖甚至依赖的眼神。
他忽然意识到。
这个剧组,还在拍他的戏,用的还是他的人,但魂,好像已经悄无声息地换了。
他名义上还是导演,但实际的指挥中枢,已经平移到了旁边那个有点沉默的沈善登手里。
陆钏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似乎又回到被江文支配的记忆,甚至比江文更窒息。
没有夺权,没有争吵,没有艺术探讨,甚至没有人刻意做什么。
就是热乎的饭菜,顺畅的计划,高效的解决。
等他抬头,发现已经处于沈善登阴影之中。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