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华娱唯一太阳> 第160章 驯陆(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驯陆(24)(1 / 2)

第160章驯陆(24)

听到沈善登的问题,韩三平有些惊喜,他来只是想把电影拍成。

韩三平已经在怀疑陆钏是否有成片的能力。

《寻枪》是江文把控的,《可可西里》是抄的,《南京南京》这个项目,哪怕有能借鉴的电影,难度也远超之前两个。

韩三平想的是能不能成片,沈善登想的更远。

但转眼一看,陆钏还是呆头呆脑,甚至眼神有点躲避,韩三平又气不打一处来。

房间内的空气渐渐凝滞。

沈善登只看了十几页剧本和部分分镜草图,眉头微微蹙起。

手指点在了一处人物关系图上。

“我看了你的拍摄计划,发现你的人物线索,有些散乱。”

沈善登开口道:“刘烨饰演的军官、高圆圆饰演的姜老师、范伟饰演的唐先生,还有这几个士兵和平民,视角切换频繁,彼此之间缺乏强有力的戏剧勾连。”

“像是一盘散珠,缺一根主线穿起来。”

陆钏急忙辩解道:“这是群像戏!我想展现的是在那个环境下,各个层面的中国人的反应!而且,而且这个题材太沉重了,很难用单一的线索去承载。”

陆钏试图用“题材特殊性”和“艺术追求”,来掩盖自身能力无法把握结构的问题。

“确实有点沉重。”沈善登没有反驳。

艺术探索的阵痛,题材的问题,算是老借口了。

实在不行,还有审核.

总之,导演能力没问题。

沈善登继续往下看。

前世沈善登只知道《南京南京》存在问题,但是他没看过这个电影,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这一世看了剧本,才知道问题所在。

日方角川士兵的视角,几乎是贯穿始终的。

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弧光。

而反观中方视角,却是破碎的、接力式的、甚至是被动反应的。

一个个角色出现,遭遇苦难,然后或死亡或消失,叙事重心又回到了那个日本兵身上。

这种结构上的失衡,导致的潜在后果很可怕。

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侵略者拥有了所谓人性的复杂与完整,而被屠戮者却只剩

沈善登想了想,还是帮一把,不是为了陆钏,而是沉重的历史。

“结构问题可以调整,可以把功能相近的角色进行合并。比如唐先生的部分心理转变,是否可以整合到刘烨那个角色身上让核心人物更突出,叙事线更集中。”

“这,这不行!”陆钏道:“每个演员都很重要!他们的戏份都是精心设计的!”

“不是删演员。”沈善登纠正道:“是功能合并。演员可以保留,但某些戏剧任务可以集中赋予到更核心的人物身上,其他人物可以作为辅助。”

“或者,快进快出,快速完成其叙事使命后下线,确保主线清晰。”

陆钏听得两眼茫然,完全无法理解这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叙事思维,只是下意识摇头。

沈善登又翻看了一下拍摄计划,提了几点剧组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从沈善登视角来看,《南京》拍摄浪费严重,各部门配合问题很大。

不过想到当下行业的现状,只指出了几处明显的资源调配不合理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