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赶超好莱坞
沈善登来北体大学,是为了他心心念念的动作工程团队。
终于有个雏形,能架起来了。
虽然喜剧要做,但是重点肯定是“督公宇宙”三部曲,这是已经验证成功的路径。
《督公》的成功,还有人将信将疑,特别是当下“他者”叙事泛滥,“自我”叙事总会受到更苛刻的审视。
但只要后续电影接连成功,他这套“中国内核+中国视效”的语法,就会慢慢变成新的投资逻辑,融入观众的审美,被市场彻底接纳。
到时,《督公》引领的创新才算真正成功,新的行业标准和规则才算立住。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方法对,肯定能够做到。
沈善登之前做《督公》的时候就有很多想法,只是当初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
如今名气、金钱都有了,终于可以一一尝试了。
个几百万专门搞技术研究,沈善登现在得起。
沈善登一行车队驶入北京体育大学。
北体这边接待规格不低。
分管教学、训练、科研的副校长亲自出面,武术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领导作陪。
沈善登赶紧上前握手:“太隆重了,受宠若惊,受宠若惊。”
副校长很客气:“沈导给我们争光了,把那艘压在头顶十年的大船都给掀翻了!”
武术学院的领导笑道:“昨晚的《面对面》我看了,说得好!提气!”
“多谢,多谢。”沈善登真诚感谢北体能提供技术支持。
他真切感受到了《督公》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这个年代“大导演”的地位。
真是被当作“艺术家”尊敬的。
沈善登都有点不好意思,再像以前那样喷学院派了。
咱老沈也成了既得利益者之一了!
双方气氛融洽。
之前《督公》就有和北体的合作,不过是师生层面的私活,这次是官方正式对接。
开了个简短的会,双方顺利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然后合影留念。
沈善登和老师们相谈甚欢,大家都都有基本常识,都认同弘扬英雄。
聊到“三不朽”,老师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沈善登心里感慨,体育学院的老师,比搞艺术的说话要好听多了!
建立了沟通渠道,敲定了一批急需的人才,中午一起吃了顿工作餐。
下午,沈善登又赶赴中国石油大学(bj)。
选择石油大,是因为沈善登本科是石油大的,虽然是石油大学(华东),但还是有香火情在里面。
而且沈善登做的并非高深基础研究,他就是推动一定程度的进步。
只是推动实用技术的改进,一所理工院校足够了。
沈善登思想上很激进,但在实践方面,还是很保守的。
石油大学的接待同样热情,接待规格也不低。
对外合作方向的副校长出面,双方交流愉快。
校方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产学研”实验,一个绝佳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产生高影响力成果的机会。
主要能上电视,不对,是能上顶级电影。
露大脸!
经费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至此。
沈善登联合北体大和石油大的电影动作生物力学联合研究组,算是初步搭起了架子。
正式合作还等几天,三方还有个仪式,但基本架构完成了。
团队涵盖了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动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人才,以及传统武术指导团队。
距离沈善登心中理想的状态还有距离,他理想状态是建立一个实验室,还要有软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加入。
只能说一亿五千万的制作成本看着多,但其实也不多。
还是经费有限,只能先迈出第一步。
离开石油大。
车上,沈善登对马有德和周奇峰吩咐。
两人立刻掏出本子。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