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肝脑涂地京
对于沈善登来说,形势不是一片小好,是一片大好。
正在成为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导演,甚至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冠军导演。
如果他只是满足于和女明星玩耍,不思进取,已经足够了。
回形针的台阶还在他脚下,沈善登下了,就势能进入港台圈子,而且还是以打进去的方式。
吴语森、陈克辛的面临的窘迫,沈善登也看在眼里。
他如果愿意,随手就能解开两人困局。
吴语森莫名其妙的放话封杀,还有《督公》上映之前面临的唱衰,港台对于大陆的打压,以及大片战略的路线之争
说到底,韩三平是他一个交代。
不过沈善登如果和港台混一块了,那他不过是又一个冯小刚。
未必不好,但是重生嘛,自然要玩点不一样的。
而《督公》的成功,不只是出乎别人预料,也出乎沈善登自己预料。
找中影拉投资,别说《绣春刀》这个项目,连《督公》他也没有把握。
沈善登更多的是想借此入韩三平的眼。
掀屋、开窗之后,还有开门缝。
他当时手里还有一个小成本喜剧,只是后面没必要掏出来。
按照沈善登的想法,要等奥运会之后,民族自豪感提升,他有了小成本喜剧电影成功资历,再画个大饼,那个时候再来借历史题材登临大导之位。
只能说现实不讲逻辑。
确实是遇到了好的时间点,沈善登也抓住了机会。
但,沈善登要做点事,以后就难了。
《督公》只是一个开始,要让阳光彻底照进来,驱散迷雾,需要的是持续性的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甚至极为困难。
不夸张的说,退一步很爽,往前一步会很艰难。
困难是内外部交织的。
沈善登玩的不是堆明星卡司,也不是造城,而是工业电影这一套。
只看后世《战狼2》《流浪地球》成功之后,遭遇的歇斯底里的抹黑,这可都是十年后。
放在当下07年,沈善登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而且搞明朝电影宇宙,恐怕某些人会有意见。
到时候,内外联动,扣个帽子,把审核卡了,中影未必有办法。
既然明了前路之难,沈善登自然要早做准备。
需要争取所有的有利力量。
沈善登研究明史,其中朱元璋最牛的一点是什么
就是看起来没多牛,纵观一生,前期积累完成之后,只有和陈友谅之战惊心动魄,其他都是平平无奇,一路横推。
以南伐北让他做到了,从来兵匪一家的军队,在他手里却讲纪律,不靠劫掠就能驱使。
朱元璋只是放牛娃出身,要不是一路赢赢赢,那些出身高贵的手下,也不可能服他。
沈善登以史为鉴,要准备各种提前量,吴京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吴京深入参与《督公》项目创作,清楚也理解沈善登的想法。
自身也在剧组一路摸爬滚打,稍微打磨打磨,就是一个可用的导演,能够独当一面。
说到独当一面,吴京也是很适合推到台前的力量,能堵上某些人的嘴。
沈善登不可能全部自己导演的,一个人也做不过来,他要培养导演和制片人。
在理论上形成一条路,在市场上形成新的投资逻辑,再在业内培养一批人才,然后培养一批对历史题材电影有信心的观众。
到那个时候,沈善登就算被打下去了,也有后来者。
被沈善登叫住,吴京愣了一下,立刻停下脚步。
站得笔直,像等待命令的士兵。
眼神明亮地看向沈善登。
沈善登没多说,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厚实的牛皮纸信封,递了过去。
吴京的心猛地一跳,呼吸骤然屏住。
信封的样式,和当初《督公》立项前,沈善登在那样艰难境地下写给他、邀他共创大业的那封信,一模一样。
他双手接过,触手的感觉比上一次那封更沉,仿佛里面装的不是几张纸,而是千钧重担,或者一个更为璀璨的未来。
“回去再看。”
男人之间不用说太多。
沈善登拍了拍吴京的肩膀:“庆功宴好好喝一场,之后,有你累的时候。”
吴京被拿捏了,将信封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微微发白。
他只是郑重地道:“听你的!”
吴京拿着信,像是捧着绝世珍宝。
回到房间,关上门,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
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
致吴兄:
见字如面。
《督公》一战,票房破《变形金刚》单日票房之纪录,更是正在书写华语电影新纪录,扬我华语电影之威,震古烁今!
此非一人之功,实乃吾辈共执火把、焚旧立新之果。
而兄于片中饰演陆炳,硬骨铮铮、血性灼灼,观众为之沸腾,业界为之侧目,此非偶然,实乃兄多年淬炼、终得绽放之必然!
然,此役仅是一步。
吾辈之心,岂止于一城一池
中国电影苦“缺工业、无体系”久矣!
好莱坞纵有四海,然华夏五千年历史,岂无英雄可书、热血可燃
今《督公》已开先河,下一步,当以历史为基,以武侠为刃,铸我“明朝电影宇宙”!
此宇宙,需英雄执旗,而兄,便是那不二人选!
《督公》之中,兄常与吾共议镜头、设计武打、剖析人物,此等才识,若只限于副职,实是中国电影一大憾事!
故今日致书,只为邀兄共执导筒、共拓山河!
吾之规划如下:
《嘉靖》:大礼仪,此片为宇宙第二部,少年帝王权谋热血,吾欲请兄初执导筒,吾为监制,从叙事节奏到镜头语言,从场面调度到演员把控,吾与兄共磨共进。
此乃兄导演之路起点,亦是吾辈共筑宇宙之关键一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