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八卦第二条是吏部尚书不作为,九皇子明明提出利国利民之计,户部尚书都没说什么,吏部尚书却推三阻四不愿意推行。
最大的爆料自然是董贵妃的某某亲戚也参加了殿试,才能无几,成绩不理想,董贵妃竟然亲自出面刁难九皇子,干涉朝政,最后还装晕想要威胁皇上的决定。
女子干政?
啧啧,这个爆点显然比前面两个还有谈论的意义。
虽然董家那位某某的亲戚被打了八十大板不知道是生是死,但董贵妃当时来大殿谴责楚璃的时候,有多少公正的学子在场?如此枉顾礼法之事,岂能简简单单过去?
再接着,董华在楚璃面前叫嚣董家大过楚家的事情也被挖了出来,迅速登上京城热搜榜榜首。
新科状元游街的事情显然都被百姓的言论忽略了。
没两天,皇帝面前弹劾董贵妃的奏折就跟雪花一般飘个没完没了!
气得皇帝接下来的两天都没有上朝。
知不知道他就要过六十大寿了?知不知道董贵妃虽然年过四十依旧是他皇帝最宠爱的妃子?
还能不能让他开开心心做皇帝了?
不能。
不然要御史做什么?
贵妃后宫干政,董家妄言楚氏江山,哪一条不是大罪?
旋涡中心的人是没想过做太子,但是想要做皇帝的皇子难道少吗?
一群御史还不够,各方势力一起弹劾啊。
弹劾董贵妃,弹劾董家,弹劾三皇子,一浪接着一浪,终于把董贵妃给拉了下来。
这给皇帝的寿宴会节约了小小的一笔费用,毕竟贵妃的吃穿用度,和嫔妃的吃穿用度还是不同的。
就算皇帝有心庇护,皇后也要出面管一管了,三皇子前几日敢到她宫里来谴责她养的儿子不孝,不就是身后站着董贵妃这尊大神吗?
你能动我儿子,我就能动你老娘。
前朝后宫就这么统一。
按理就是贬为美人也是应当的,在皇帝与三皇子党的尽力力挽之下,还是保住了嫔位。
被皇帝纵容太久了,一时冲动丢了贵妃的头衔,董静婷悔啊,董家恨啊,就连董华人没了,大家都没觉得有这么的伤心。
多少年的经营,就因为一点小小的错处就没有了,御史们实在是太过分了!二皇子、五皇子党都太过分了。
伤害既然开始了,那大家就相互伤害好了。
于是皇帝的寿宴在腥风血雨中筹备艰难。
皇帝心力交瘁还不能说,这只怕真的是他最后一次办整寿了。
他都要交班了,这些人就不能等他成仙之后再闹腾吗?于是不顺眼的下去一批,刚好今年的新科进士们能够填上来。
不中用!不中用!真的不中用!董静婷看着比自己宫殿不知道小了多少的新住处气得肠子都青了,她仰慕的男人太不中用了。
皇帝怎么能这么对她?
那些当官的怎么能这么对她?
她是被冤枉的啊,那些事情都是董华做的,与她根本没有关系,她不过是刚巧出现了而已。
优书网